“大叔,你这腿是怎么了?我记得以前您身子骨还很硬朗。”方才进来的时候,李世民和杨暄宁其实都已注意到掌柜手里拄着拐杖。“咳,别提了。李渊,哦不对唐王攻打大兴城的时候,小儿子负责给守城的几个兄弟送饭,我不放心跟着去,谁想被流矢所伤。虽然后来郎中拔了箭治好了腿伤,还是落下了病根,腿脚不利索了。”听罢,李世民和杨暄宁都沉默地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倒是我们对不住你了。”李世民低声说了一句,也不知道大叔是听到了还是没听到,只听他接着说:“还是老人们说的好啊,宁做太平犬莫做乱世人。兵戈无眼,人命易碎啊。在乱世,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像你们这样的人必是家里的依靠,尤其要珍重自己,遇事多想着父母。”“大叔,城里人都说这唐王就要做皇帝了,你觉得这唐王若是做了皇帝,会比先帝强吗?”杨暄宁话音落下,李世民不禁也吃惊的望着她,没想到一直隐藏在她心中的话会突然这样直白的问出来。
“皇宫里的事,小老儿怎么知道。当年,先帝还在的时候,这店就在开在这了。他还来过这芙蓉池呐。我看见他的队伍那阵势可真大,算起来我是见过龙颜的人了。那时候这里可热闹着呢,大兴城人且过了几天好日子。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先帝到了江南就再也不回来了,都说他更喜欢江都不喜欢这大兴城,我是不信的。这落叶归根老人哪有不恋家的呀,许是他老人家想回来是人家不让他回来。”“他不是不想回来,做梦都想。”杨暄宁再也绷不住,强忍住不让自己的泪滴下来。李世民看她这样,不禁紧紧抚住了她的手。“我也快六十了,只希望啊,以后无论是谁做了皇帝,再也不要打仗,别让大家过苦日子就行了。小老百姓,不就这点念想嘛。”
走出了薛记馄饨店,夜风吹干了杨暄宁脸颊的泪,好像突然有什么在心中做了决定。“你会帮我一起把母后和阿姊他们接回来的,对吗?”她望着李世民,父皇没有做到的事,她一定要替他完成。今天起,她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正像侑儿所言,古往今来这天下何时只是一人一姓之天下,而杨氏一族的心血也早已融炼其中,她倾尽一生当去守护。而与她能与她一起同向而行的,除了李世民,天底下没有第二个人。
“从今往后,你我二人已命运相托,你的事也就是我的事,不仅是你母后和姊姊,这天下人都要各归其位。”李世民轻轻拭去杨暄宁眼角的泪痕,声音平静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