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穆魁和土目的子女,包括方泽玉这种大明将士遗孤,只要年龄适合,都要被选去南京读书。
四川、湖南和广西,那些愿意归顺的土司,除了给予专营生意之外,许多还能捞到镇长之类的小官。他们的子女,都已经到南京了,金陵大学设有专门的基础课程班。
“不让带随从就算了,凭啥自己家的马也不能带?”蒙泰揉着脚踝抱怨。
奢齐举着皮囊喝水,嘲笑道“彝家男子,山路都走不得?”
蒙泰唉声叹气“我都说不来汉话,就算去了南京,肯定也学不会识字。”一阵恼骚之后,蒙泰指向树下歇息的禄天香,挤眉弄眼道,“那个女子真漂亮,你知道是哪家的不?”
奢齐说“禄家的。”
此时的彝族姓氏,基本都有历史传承。
姓蒙的,可能是南诏国王室后裔。
姓乌蒙的,可能是宋代乌蒙王的后裔。
就连禄天香这种小土目之女,祖上也曾经阔气过,“禄”姓是朱元璋钦赐的。彝族里的余姓,多半是禄姓迁徙之后所改。
而彝族平民,在明末的时候,一般只有名字却无姓氏。
叫阿祝的,意为狐狸;叫阿海的,意为老鼠;叫克惹的,意为小狗……也有尔古这种名字,意为工匠,明显就比小猫小狗更高大上。
这次改土归流,赵瀚下令,平民和奴隶落户时,必须给自己定一个姓氏。
于是就出现啼笑皆非的画面——
吏员有汉名吗?
百姓没有。
吏员取一个。
百姓不会。
吏员你叫什么?
百姓阿张(乌鸦)。
吏员姓呢?
百姓没有。
吏员取一个。
百姓官老爷你姓什么?
吏员姓王。
百姓那我也姓王,我叫王阿张(王乌鸦)。
由于语言不通,全程还带翻译。
基本是登记户籍的吏员姓啥,那些彝族平民就姓啥,导致张王李赵在水西遍地开花。
“启程了!”带队的汉官喊道。
蒙泰拍拍屁股站起,加快脚步,跑到禄天香身边搭讪“我是木希山的蒙泰,你叫什么名字?”
“禄天香。”少女阔步前进。
蒙泰说道“我们那边也有姓禄的。你阿达没有儿子吗?这趟去南京,只有你一个女子。”
禄天香说“我的两个阿哥,都已经超过十六岁了。”
蒙泰说道“那些汉官说,这次去南京读书的,今后能回水西做官。你的阿哥不去,难道让你回水西做官吗?”
禄天香昂首挺胸“我要做女将军。”
蒙泰瞟向她背上的弓箭“你会射箭吗?”
禄天香反问“化角则溪的穆魁,这次被砍了脑袋。你知道吗?”
“知道,他全家都被汉兵杀了。”蒙泰点头。
禄天香自豪道“安隆是我抓住的。”
蒙泰震惊不已,由衷赞叹“你可真厉害!”
又行半日,至龙场驿。
全部停下歇息,明日继续赶路。
带队的官员,朝着龙场驿作揖,而且还在行弟子礼。
方泽玉问道“先生在拜谁?”
官员回答说“此乃阳明公悟道之地。”
“阳明公又是谁?”方泽玉全家被杀,小小年纪,只读过两年蒙学,根本没听过王阳明的大名。
官员也不解释,只说“等你去南京读了书就知道。”
其实吧,老婆饼里没有老婆,龙场悟道也不是在龙场驿悟道,而是在附近苗族聚居的龙岗山上。
翌日复行,很快到达贵阳。
“这里的城墙好高,打仗怎攻得下?”蒙泰震惊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