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知道张书林这个家伙是坐不住的,他可不是何光蓝,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大体上他们不是一路人,而自己正好借机带着这位年轻人四处参观,带着他四处走走看看,给他介绍文物。
“这些藏品可都是不能展出的,就像刚才那条手臂一样,我们需要把它放置在特殊容器里。”
馆长郑重其事向张书林介绍,有的文物因为出产时间是千年前,遇到现在的环境会迅速腐败,所以必须把它们放置在特殊的容器里,就是那种密封的箱子,不仅如此,气温也要适宜。
“曾经我出土了古代的一锅藕汤,但是我们的人员不注意,让它暴露在空气了,结果三十分钟后,它就真的变成了一锅汤,我们看不到藕片了,后来我们一直像医生一样小心,杜绝此类事件。”
那是在十五年前,馆长在海滨市考古的时候,他亲眼见证了,不亚于他亲人离去的事件。
“啊,那一定要好好保存啊,如果他们像古建筑一样持久就好了。”张书林感慨。
“所以说,这些宝物不是不让你们看到,而是实在不能拿出来展示,它们太脆弱了。”馆长叹息。
然后馆长向张书林介绍这些稀缺的文物,看到这些文物历尽沧桑的样子,张书林忍住不用手去摸。
“这把剑,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把铁剑,距今10000年。”
馆长指着一柄锈蚀得不成样子的长条状物体说,看它那样粗糙,张书林还以为是烧火棍呢!
“这是一种象形文字,有上千年的历史,很原始,但是我们现在可以认识,你一定也认识。”
馆长指着一块石头说,那块石头上刻着一些图案,与其说是文字,不如说是原始人类的画。
张书林猜测道:“他们在狩猎,然后族长把肉分给功劳最大的人,然后是老人,女人,孩子……”
“是的。”馆长点头,他补充道::“但是他们不再狩猎而是在祭祀,祭祀后的肉在一次分给族人。”
远古生产力不足,所以节约粮食的美德,古来有之。
他指着一个高台,那明显是祭坛,张书林居然忽视了文字中表现的表示物,真是不够细心。
“然这种文字和我刚才向你们展示的文字,其蕴含的表达了,不是一个层面的。”
馆长继续带着张书林四处参观架子上的文物,张书林一件一件细细看,不时询问馆长文物。
“年轻人,刚才你指的那件文物是古人用来消遣的……那可不是擀面杖啊!”
这些物什现代依然运用普遍,看馆长委婉的描述,张书林也懂了,那件似擀面杖的文物是什么。
“这只大青铜箱子是干什么的呢?”
张书林指着一只雕刻着奇绝花纹的青铜大箱子,精美异常,一看就知道一方诸侯才能享用。
“这是“鉴”,它是古人的冰箱。”
馆长不厌其烦,向他解释。
“它能造冰?”张书林立刻燃起兴趣:“冰箱,它也有电线……古代有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