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这是咏才诗,有自寄神马奇骏之意。而末两句称神力不逮、难以驰骋,未如将尸骨送与千年前已故的君王,才思绝妙而难却“死”意,使人不寒而栗。宴上人知道此子章华韫秀,但恐词华太盛者福浅,反倒无话可说。
只有鱼玄机听得最喜欢,拍着掌道:“此君超世绝尘,合为天上歌者,确该见天上人一面。”也不等莺奴反应过来,一手将莺奴的面纱揭开。
李贺一见莺奴,目光流连,惊艳感激之余,对着座上说道:“余愿已了。薄才难绘神貌,恐污天人耳。”但说:
“芙蓉面浸贞观风,雌龙眉取开元时。
帝子但踏青鸾去,人间从此辞盛世。”
今上“贞元”这个年号,正是太宗“贞观”和玄宗“开元”各取一字而成,意为再创盛世;可是这美丽名字只是一场梦,如今已支离破碎。而莺奴正如同盛世大唐再现,亦美则美矣,然而也只是一场梦,李贺一语点破其中的迷幻和飘渺。他吟罢,未就席续宴,自行离去。
后半席莺奴询问鱼玄机为何喜爱此子,鱼玄机笑说:“我听闻京中有人好写古文,欲兴古调、敦古风,摒弃词藻,极言古文救世励俗。然而末世何来新风,只有哀曲,需知一切言语都是文过饰非,即使剥脱词藻也难掩其臭。李贺儿聪颖纯洁,他的风韵还未遭受那群老儒的污染,唱的是此时此刻最真切的世风。你想,屈原罹难,唱的是什么歌?‘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哀啭烂漫,这才是我们这皇帝贞元年该有的调子。”
那“兴古调、敦古风”的,说的就是柳宗元、刘禹锡、韩愈那帮人。莺奴心说鱼玄机对她访翰林书生一直颇有微词,所以此时故意借李贺的诗跟她作对,说不定连房瑜带此子过来,也是鱼玄机的主意。莺奴一念及此,真是哭笑不得。但想起这位童子离去前所作的句子,所献的诗歌全都是写给死人的,恍惚觉得那双真心的眼早已看穿她所有的虚幻。李贺如此,鱼玄机何尝不是?
而她寻访高仕、听神童歌,当时不觉,多年以后众人回想起来,才知道这段辉煌真的是武宅最强盛时的幻梦,从此以后大唐国运飘零,佳人乘鹤西去,再也不会有这样宏丽瑰奇的夜。
宴席结束前,莺夫人特意向韩惜宝敬酒,教导他要识大体、明事理。韩惜宝从来都是听话的人,没有破坏规矩的时候,莺奴这样说,显然是劝他在婚姻里注意礼数,莫为一时的冲动坏了人情。
他跪在鱼玄机和莺奴的身前,宛若赴刑场一般,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不敢喝得太醉,但也有些晕晕乎乎的,在武宅那间迎亲的屋子里昏沉沉地睡去。睡前,韩母怕孩儿宿醉贪眠,误了一早的礼仪,还硬拖着他换上吉服,要他肃然而卧,两腿两臂都并得直挺挺的,不可把衣裳压坏。
他躺着,脑中万灯闪烁,恍如鬼节焰火。许多艳鬼的手向他伸来,【删除】,皮肤青如笋苞。抓着他了,一张张鲜红的嘴朝他吻来,都带着酒气和尸臭,唇瓣上好像是他的血。他挣扎、大叫,然而四肢都被束缚得紧紧的,动弹不得。四周幽光粼粼,而一瞬间百鬼齐喑,雪白的马从远处奔来了……雪白的骏马,被毛光泽如丝,随着四蹄飞扬飘动,宛如风的化身。它奔来,从他麻木的四肢上践踏过去,没有一点点怜悯。他觉得脾胃五脏被尽数踩碎,浑身的血都被挤压到一处,呜咽欲死之际,血液汇聚的地方忽然一热,随后渐渐在他腿间变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