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人,是过去跟他表面冲突过的,尽管冲突一次败一次,再冲突一次再败一次,屡败屡冲,屡冲屡败,在他康大功统治的那几十年里从没有停止过。这个时候,往往是见了他,就远远地朝他走来,到他跟前还故意地找他聊上几句话,但康大功发现,聊那话都是上不着天,下不巴地的无用话,就像刮大风一样,甚至有些是明显带有讽刺挖苦的味道。他还能觉察出,对方当时的轻松和称意,但他一点也没有了昔日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和半点的英雄气概了,一种“英雄总被雨打风吹去”的凄凉感觉油然而生。
最是康大功不愿意见到的就是薛家的人和苏家的人。薛家的人凡是和他碰了面,是没有半点的拘束和往日的尊敬了,干脆就是咱有话就说,没话就散,谁也不欠谁的样子,谁离开了谁也能过得去,并且过得更好的样子。至于苏家,那真是世界太小了,为啥老是在村子里的某个角落里与苏家的人碰上呢?每当与苏家的人碰上面,苏家的人都不像原来那样上前对他讨好了,但都不躲他,是径直朝他走来,康大功要说话了就“嗯”一声,他若是没有说话和打招呼的意思,干脆就“驹走驹的路,马走马的路”,特别是康素贞和苏老二成了家,那种各走各路的意思更明显了。苏家人还表现出一种“大不了就这样”的表情,有好几回,康大功都听见背后的苏家人说;“你是一个给脸不要脸的人”。
更让康大功感觉到现实的是,在那最敏感的时期,苏老二的两个远房亲属都很主动地到过他的面前说过苏老二的很多不是,可现在那态度简直是180度的大转弯,见了他康大功就像没有看见他一个样····。
过去几十年,康大功把苏家人捏成扁的是扁的,捏成圆的是圆的,他在苏家的门前跺一跺脚,苏家人就一天不敢出大门。可近几年,苏家人竟接二连三地考上了几个大学生,这要是在以前都是中了“举人”,中了“秀才”的意思,他认为这是标准的地主阶级在“反攻倒算”,复辟倒退的行为。看到这一切,想到这一切,康大功便气的急步回到家里,他坐在后上房那个大圈椅子里一动也不动,心中的火气在升腾着,但不知为什么,他不在“气死”了,他知道此时此刻是没有观众了的,起码是薛老喜早都被坷垃一枪打死了,没人捏他的人中了,要是真的“气死”过不来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当心中的火气升腾到一定的高度,便开始往下落,落到最低位置的时候,他也会想一些过去从不曾想过的道理。
他以前认为,世上的人养闺女就是养老的,把她养活大,到了一定的年龄给她寻一个体面的婆子家,然后在自己老年的时候,闺女回过头来照顾一下自己,女儿和男儿不一样,男儿是撑门面的,女儿只是一门亲戚。现在他不那样想了,他从村里几个考上大学的女儿身上,感觉到了闺女也是人,是和男孩子一样有想法有作用的人,若是只把闺女一辈子的作用局限于养老这一方面,那就有点委屈闺女了。每当想起这些,康大功便会产生些许的歉意。这时,他便认为是苏老二钻了他思想上的这个空子,他的闺女康素贞在苏老二的身上得到了在他身上得不到的影响,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又十分的不安,甚至怒火中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