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我们并不怨天,也不怨地,更不会去埋怨这个社会和国家,也不去多埋怨康大功。正确的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认真地思考一下,下一步该怎样走,怎样“改革”目前的现状,怎样大胆的面对现实,勇敢的承担起责任,“优化”这个社会,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一点都不难想象,如果“苏家屯”就这样一直按照康大功和薛老喜这样的管理模式发展下去,就是再有100年,苏家屯也只会越来越贫穷,越来越混乱·······,期间还不一定会出现怎样的,不可想象的偶发事件。
苏老二了解过“旧社会”,尤其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社会状态。说“旧社会”是吃人的社会,那一点都不过分。它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少数人的天堂,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的地狱”。“新社会”的建立,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社会问题,并且得到了显著的成效。要巩固这样的成效,还需要一代又一代国人们的努力。
······
“咬耳朵”那件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薛家的人总说:“那回真给苏老二家骂美了,吓的他爹他娘老鳖一样不敢吭气”。
其实,我,康素贞,苏老二,钟叔还有康大功都知道,这事要不是康大功劝说,只要再往前走一步,不要说二骡子,就是大骡子,苏老二也会在他的头上劈上一棍儿,甚至钟叔手里的那把刀也会重重地落在他们的头上。
农村有能人,比如康大功,他就是那种能够根据事态的发展,能够预测到事情结果的人,能够把握住事物发展方向的人。
尽管“咬耳朵”那件事在康大功的劝说下暂时得到了平息,但苏家从此和薛家结下了冤仇,尽管随着时间地推移这种冤仇会淡漠,但从此苏家的生活便笼罩在薛家的阴影之下。
苏老二家出了大门还要有十几米才能到街上,农村这十几米空地是不占自占的,忽然有一天薛家在苏老二家大门前几米的地方建了个猪圈和厕所,这些,钟叔都是不敢吭气儿的。
夏天里那种臭味,那种恶心是人没法忍受的,再加上出路受阻,可想钟叔心里的憋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