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动车司机> 第384章/“高手”在民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高手”在民间(1 / 2)

“好,张大师雷厉风行,令人佩服。完工的每一件仿品我得验收,装进原来的箱子,正品另外打包封存,便于托运。你们工作吧,我走了。”

三位“高人”目送刘芳菲走出地下室,“啧啧,这个姑娘贵气外露,不亏是顾家大小姐。”

“准备干活吧,这种绣花的活儿要人命哩。”张大师发话。

对于要仿制的古董,他们已经根据刘芳菲前期提供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一一列出了每件仿制品制作步骤。

这三人绝非等闲之辈,无论在青铜器、古玩字画等仿制方面均是顶尖高手。每接到一单活儿,他们认真查资料、做功课,不敢出纰漏,避免砸自己的招牌。

尤其张大师的书法、绘画登峰造极,看一眼古人的字画,便能临摹个七七八八,加之他能把宣纸做旧、复古。然后,用心临摹,绝对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制作青铜器、瓷器的是他的两位合伙人的拿手好戏,他们人各显神通,一丝不苟,投身于仿制环节,地下室随即变成了一处秘密工厂。

三位工匠心知肚明,雇主的监控系统把他们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一一留取视频资料。

张大师带上手套,小心翼翼,核对字画,用放大镜仔细研究,认真检查对比复旧纸张是否与正品存在差别,得出分毫不差的结论,他才开始挥毫泼墨。

另外两人也是如此,出发前对古董进行了仔细研究,现在又对照实物进行琢磨,及时胸有成竹了,依然不敢马虎大意,不轻易下手。

在他们的心里,仿制出的古董件件有生命,蕴藏着自己的心血。

刘芳菲非常好奇,坐在电脑前,目不转睛,观看三位“高人”进行仿制工作的细枝末节。

张大师带上老花镜,站在齐腰高的书案前,仔细端详字画,凝神静思,频频点头,继而,笔蘸浓墨,龙飞凤舞,一幅书法浑然天成。他抬起头、直起腰,仔细欣赏佳作。

待墨宝干透,张大师把仿写品与真迹并排挂在一起,刘芳菲放大图片,米芾的《水调歌头﹒中秋》与张大师的仿写品毫无差别,绝对能以假乱真。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刘芳菲怎么也不相信张大师的水平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

这二十五天,刘芳菲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吃饭睡觉,就是通过视频查看张大师他们的仿制过程,可谓大开眼界。

爸爸妈妈住在了普拉提教授家,刘芳菲吃饭时才去教授家。

这段时光,刘芳菲过的很充实,复仇计划的第一步进展顺利,刘寿国贪污、洗钱,以权谋私,买官卖官的证据都在“广达”公司财务流水账目中呈现。

每核实清楚一笔账目,都令刘芳菲触目惊心,可见,刘寿国的以权谋私达到了疯狂地步。

面对刘黔父子沆瀣一气,大肆接受古玩字画,以及刘寿国利用权利给儿子的“广达”公司输送利益,让这个姑娘瞠目结舌。

查看“广达”公司的财务账目,刘芳菲愤怒不已,不由自主想起了韩畅一家人,“在中国,有人默默无闻,有人不劳而获,有人纸醉金迷,有人以权谋私,为什么都是人,而对待人生的态度,追求利益和金钱却天差地别?”

北宋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