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菲在韩畅的催促下走出书房,“爷爷奶奶,不好意思,我这个不速之客让老人伺候,太不好意思了!”
“芳菲,你和韩畅是同学,你来不来我们都得吃饭。多一个人,添一双筷子而已,粗茶淡饭,你不要嫌弃。”李娜说话的当儿,把刘芳菲拉到自己身旁。
“奶奶,我是农民的后代,虽然没吃过什么苦,每年春节回老家,农家饭我照吃不误,不会嫌弃你的茶饭。”
餐桌上摆着麻婆豆腐、青椒炒肉片、酸辣白菜、凉拌三丝共四大盘子菜。
“好好,不忘本就是好孩子!品尝李奶奶的厨艺……来来,动筷子。”
“嗯嗯,奶奶炒的菜咸淡适中、爽口不腻,尤其是麻婆豆腐非常地道,真香啊!”
“看你小嘴甜的……香就多吃一点。”李娜热情地给刘芳菲夹菜。
“谢谢奶奶,我自己夹,够得着!”
“刘芳菲,你在家里吃饭有专人伺候……今天,得自己动手,你很不习惯吧?”韩畅插话。
“入乡随俗。我到农村一样和堂哥堂妹们打成一片,我可不是个娇气的人。”
“嗯嗯,这样最好。我最喜欢吃奶奶的饭,以前我奶奶跑车,经常在餐车上给兄弟姐妹烹饪,外号‘李一手’!”
“韩畅,不要倒奶奶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好好吃饭吧。”
“奶奶,你本来就是女中豪杰,在冀东客运段鼎鼎大名。我爷爷要不是全国劳模,他的名头还没有您响亮!”
“哈哈,我孙儿说的是,你奶奶人漂亮,工作能力没得说。每次单位有特殊客运任务,她头一个被单位点将。”
“去去,你们爷孙两一唱一和,像什么话,不要王婆卖瓜。多吃饭,少说话儿。”
“刘芳菲,听说你们大户人家,食不言,寝不语。是这样吗?”韩畅问,
“你听谁说的?我爸爸很少在家吃饭,多数时间我和妈妈用餐。虽然菜的种类多一些,烹饪数量恰到好处,绝不浪费。”
“哈哈,我以为你家天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美酒咖啡、醉生梦死。”
“爷爷奶奶,韩畅这个人啊总觉得我们刘家为富不仁……难道你听到了什么谣言?”
“没有,平民百姓对地主老财不信任,当然会忘加猜测嘛。”
“好吧,我告诉你,我妈妈不让家人浪费一粒米。她常常告诫我农民种地辛辛苦苦,爱惜粮食就是给自己添寿。”
“芳菲,你妈妈的话有道理。冀东客运段餐车上醒目位置挂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浪费大米白面都是有心人。”
“奶奶,我和韩畅在外面吃饭,能吃多少就点多少,从来不眼大肚子小。”
“芳菲,刚才你看了退休职工的旧台历……是不是笑话我们五十年的人愚不可及?”
“爷爷,我刚看到了1981年4月份,你们的片言只语里满含真诚、爱意、思念,令我佩服不已。把我带进了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火车司机和列车长的爱情感人至深。不过、不过,这一年11月中旬以后,台历上没留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