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包拯与刘愿在谈完此事后,包拯又对着刘愿道:“刘承旨这段时间在边境上住了那么久,也制作了这么大的事端,我恐怕夏国国相没藏讹庞不会善罢甘休的。”
至于夏国会怎么做,刘愿觉得没藏讹庞即使撕破庆历和约,想要开战。
可大宋边境上各个州驻屯有近十万大军,真正和夏国军队交手,夏国军队也不会占到什么利处。
于是刘愿对着包拯道:“包大人,此事我们是正义的,毕竟夏国盗走文书在先。”
包拯一听,觉得也是很有道理。
大宋在此事上不理亏,而责任在夏国。
于是包拯又道:“那刘承旨此次回来,我看官家还是要赏你的,毕竟此事我大宋能扬眉吐气。”
而后当包拯正说罢,开封府衙外已有内宦来传旨了。
接着包拯领着衙内所有人,在府衙内听旨。
而后那个内宦宣读了旨意,这旨意正是官家让刘愿与秦宣迅速进宫的旨意。
其实官家早就知道了刘愿的作为,可是刘愿自到了汴京后,一直迟迟不进宫来,于是他只能派人亲自在这里催促刘愿进宫一叙。
而后刘愿接了旨,便也不敢再多待了。
于是他稍后对着包拯道:“包大人,此时我便要进宫了,如果还有什么话,等到我出宫后再叙。”
而后包拯点了点头,看着刘愿与秦宣二人离开了这里。
稍后刘愿又一次走进了宫内见到了赵祯。
赵祯对着刘愿深切地问起了张蚝的事,而后刘愿拱手奏道:“官家,其实此事主要由张蚝亲力亲为,臣只不过是在后面做了些微不足道的策划罢了。”
而后赵祯便笑了笑,对着刘愿道:“刘爱卿一向谦逊,不过此事确实办的好,因此这该赏也是要赏的。”
而后刘愿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便不再说什么了。
官家既然要赏,仅凭自己的一些话,也不能阻止。
不过此时刘愿在听到封赏后,对着赵祯又道:“官家,那张蚝等烈士的抚恤如何来办?”
接着赵祯便也道:“这你不说我倒忘了,张蚝是这次整个行动的实施者,必然功劳巨大。”
于是赵祯对着刘愿吩咐了张蚝该如何抚恤的一些意思。
刘愿听得真切,除了在汴京城外建立个张蚝的衣冠冢,也亲自下诏褒扬张蚝的精神。
而正当刘愿面见赵祯时,殿外宰相富弼求见。
于是赵祯也召见了富弼,在殿上,富弼走进来看到赵祯与刘愿后,便道:“官家这是在与刘承旨说了夏国的那件事吧,据臣所知,夏国的没藏讹庞此时正在调兵遣将,”
富弼刚一说罢,刘愿立即便道:“即使没藏讹庞真要发动战争,我大宋也不会怕他,边境上各个州加起来的戍边士卒有近十万人。”
富弼当然也知道这些情况,不过他想要说的是我大宋也要开始操练精兵了。
富弼此时便道:“官家,边境州县虽有军队驻守,可很多是些久未上过战场的兵丁,恐怕战斗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