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群中很多皇帝都仿佛打开了新思路一样。
这才是正经的研究历史,你如果连史书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都不清楚,你怎么能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话呢?
尤其是炎黄的文字,一个字有很多的解释。
你能知道,作者选择的是哪一种吗?
崇祯对陈通佩服得五体投地,怪不得陈通能通过历史的迷雾看到那么复杂的利益关系。
这都是因为人家看问题的角度跟所有人都不同。
自挂东南枝(最纯昏君)
“原来我们去看《三国志》连根本问题都没搞清楚
我甚至还以为陈寿是在吹捧诸葛亮了。
原来他是在黑诸葛亮啊!
那再来看看三国志所记载的历史,那意义完全不同了。”
………………
吕后,刘邦,汉武帝等人也是为陈通受一个大拇指,这读书人的心眼就是多。
就在他们想要夸赞陈通的时候,宋徽宗却不干了。
他绝对不允许陈通在聊天群里带节奏。
最美瘦金体
“为什么你们这么轻易的相信陈通呢?
陈通说史官明吹暗损,史书里就存在这种情况吗?
除了陈寿这种情况外,有没有别人也这么干过?
我觉着,这事仍然属于孤立不证!
有本事,你给我说说,其他的例子。”
………………
陈通摇了摇头,看来这些人根本就无法接受最为新锐的角度和思辨逻辑。
你连这个人是敌是友都分不清,你怎么知道他说的话,他做的事,是偏向于那一边呢?
你以为人家在帮你,实际上人家是在害你呀!
要是古人把立场没搞清楚,那有可能就会有身死族灭的下场。
所以陈通必须给他上一课。
陈通
“你要说古代史官不存在这种现象,只能说明你孤陋寡闻。
你知道五代十国国时期的史书吗?
其是写朱温的那一卷。
他们把朱温和朱温的皇后吹成了世间最美好的爱情,你知道史官为什么要这么写吗?
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到吹捧朱温的角度,所以就只能朱温有一个好老婆,而这个好老婆可以劝朱温弃恶从善。
因此他们得出了朱温以前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混蛋,但他当了皇帝,娶了皇后,那就成了一个对历史有贡献的皇帝。
因此,可以吹朱温发展生产,与民生息,然后各种无脑吹。
史官就通过这样的手法来洗白朱温。
这就是在朱温那个时代的史官必须去做的,要是他们不这么干,很快就会被朱温宰了。
但是,有一些有良知的史官,就在史书里面留下了蛛丝马迹。
洋洋洒洒写完了朱温和他皇后之间的爱情故事,写了朱温改邪归正的过程之后。
直接来一句评语娶妻当娶阴丽华!
这一句话暴露了所有的问题。
因为刘秀和阴丽华的关系属于政治联姻,这有毛的爱情?
而且还是跟老旧贵族妥协的。
那怎么可能爱民如子,肯定是使劲的盘剥百姓。
所以,只靠这一个阶层利益,就可以证明,史官吹朱温和皇后爱情的那一部分,就全部是胡说八道!
现代的历史学者正是通过这样的比对,才找到了隐藏在朱温身上的假的历史。
从而揭露了朱温残暴丑恶的一面。
这样的事情在整个历史的编纂过程中,简直不要太多。
宋太宗赵光义,身上就有很多,他竟然写自己的侄子吃肥肉给腻死了。
最后还让《资治通鉴》的司马光给他又擦了一次屁股。
我就问,你把这些问题都当没看见吗?”
…………
曹操连连点头,他觉得这些史官有时候下手还是挺黑的。
人妻之友
“这就叫本事呀,人家史官一边掐烂钱,一边还能说真话。
把朱温,赵光义这种蠢货的钱赚了,还能把他们给骂了。
我就喜欢这样的人。
姓赵的,这次还哔哔不?
这可不是什么孤立不证,这样的例子,看来在史书上不要太多!”
……
宋徽宗郁闷的不行,心里把那些史官骂了个半死,你们既然都已经收钱了,就能不能遵守一点职业道德?
不要留下这些黑料给后人来发掘。
我老赵家的这些祖宗就是被你们给坑了呀!
宋徽宗现在已经放弃了洗白宋太祖等人,毕竟,这太难了。
他现在只想维护诸葛亮身上的神环。
最美瘦金体
“就算其他的史官这么干了,就算陈寿的立场是像你分析的那样。
他必须明面上去夸诸葛亮。
但因为陈寿的家族受到了马谡事件的影响,被连累了。
他心存怨恨,想要来诋毁诸葛亮。
但这不正说明了,诸葛亮的那些黑料是假的吗?
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
岳飞眨了眨眼睛,感觉宋徽宗说的好像没毛病。
怒发冲冠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陈通,这你怎么说呢?”
“你都承认,陈寿在黑诸葛亮了,岂不是证明了诸葛亮更伟大?”
…………
刘禅当时就愣了,他现在都敢为陈通的智商感到捉急了,你怎么绕圈子,最后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呢?
你说陈寿在黑诸葛亮,那岂不是证明诸葛亮更牛逼吗?
你到底是哪一头的人呢?
你现在都把我给搞懵了呀。
就在刘禅郁闷无比的时候,陈通却笑了,他晃了晃脖子,眼中充满了战意。
接下来,才是重点啊。
陈通
“所以陈寿这个叫做高级黑!
他并没有去诋毁诸葛亮,而是故意把诸葛亮的缺点无限放大。
就是想让人们来看一看,诸葛亮身上的缺点到底有多明显。
并不是普通史书写的那样,用歪曲事实的办法,来给这个人身上泼脏水。
陈寿还没有胆子这么干,他还要替司马家族去吹捧刘备和诸葛亮。
尤其是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那是死在了司马懿的手中。
你如果把诸葛亮写得太差劲,那岂不是说司马懿也不行吗!
只要对手牛逼,才能显得击败对手的人更牛逼。
所以陈寿并没有采信《魏略》的说法,因为魏略也是在夸诸葛亮。
而陈寿也闭口不谈诸葛亮的内政能力,因为诸葛亮的内政就是炎黄的天花板。
他却故意去说诸葛亮身上的缺点,那就是军事能力。
很多人以为陈述写三顾茅庐,写《隆中对》,就是为了吹捧诸葛亮的军事能力。
但其实你们都错了!
这是陈寿在给你说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有多拉胯。
并且,把诸葛亮的战略都给你写了出来,就是让你自己去分析。
他把这些问题写在明面上,就是让你们去发现其中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做了一番评价。
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最后一页。
陈述给了诸葛亮一个评语。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说明什么?
这意思已经不要太明显,在陈述眼中认为
诸葛亮的治国能力,堪比管仲,萧何。
但,诸葛亮根本就不懂得行军打仗。
诸葛亮之所以六出祁山,五次北伐,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屡战屡败。
就是因为诸葛亮缺乏应变与指挥的能力,而且在谋略方面,拉胯的一塌糊涂,就连他这个文臣陈寿也看不下去。
陈寿这么给你说,意思岂不是很明显吗?
连他这个不会带兵打仗的人,都看出了《隆中对》的夸夸其谈。
那么刘备这种身经百战的将军,还会因为《隆中对》去看重诸葛亮的才能吗?
根本就不会!
所以,陈寿告诉你刘备看上诸葛亮,那绝对是另有隐情!
这才是陈寿要让你们关注的重点。
这才是史官在写史书的时候,给后人留下的线索和提示。”
…………
我去!
啥玩意?
陈寿竟然说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
朱棣此刻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完全不够用,这还是他了解的《三国志》吗?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不是都说三国志是吹诸葛亮的吗?
不是说三国志把【隆中对】写的是天下无双吗?
照陈寿这样的语气和写法,那必定是对【隆中对】推崇备至!
怎么到了最后,陈寿竟然如此贬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呢?
我勒个去,原来这里面真的有故事!”
…………
刘邦也是兴奋的直搓手,看来文人的这些弯弯绕还真是多呀。
这要是不知道,陈述这么暗戳戳的诋毁诸葛亮,你怎么能够看懂陈寿,想要表达的意思呢?
他写的《隆中对》事件,到底是在夸诸葛亮,还是在损诸葛亮呢?
这满满都是套路啊。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怪不得说史官的史笔如刀。
这些人可真是杀人不见血。
这下你们还怎么吹诸葛亮呢?
就连陈寿都看不上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啊,人家在为诸葛亮写书立传的时候,直接就来了一句
诸葛亮不懂变通,不懂战略,不懂指挥,这才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陈寿分明就是在说,诸葛亮这是自作自受。
我就问你们怎么还能用三国志去吹诸葛亮?
你们怕是都没看清楚,最后陈寿给诸葛亮的综合评价吧。”
………………
还可以这样干?
刘禅张大的嘴巴,自己的宦官,到底得罪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狠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