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道计划上,同样投了创意过去,还是实名化都被直接打下来了!
说白了就是叶秋认为她们压根没有与两马竞争的那个实力…
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淘汰了,在这一点上,刘洋都没有被特殊对待!
因为叶秋太深知两马的实力到底有多强了,游戏这领域有多赚钱压根不需要介绍,但企鹅却能在此称霸十来年,地位还是无可动摇,这其中的难度,绝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而称霸社交和游戏领域的企鹅,无数次想打入啊里的腹地,也就是电商领域,那是要钱给钱,要流量给流量…
最后还是被啊里直接按在地上摩擦,可见啊里在电商领域的护城河有多强了…
同样的,啊里也一直在尝试打入社交和游戏领域,一样的以失败告终,这其中还包括最重磅的一次…
那就是国民支付软件支付宝都短暂的开启过一段时间的社交功能,最后引发无数骂声才不得不关闭…
专心做起了支付义务…
不管是BAT自身,还是外围的大资本,无不对这些领域都是虎视眈眈…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是度娘因为医疗广告和没跟上移动互联网时代而被掉了下来…
可见BAT在经营当中,把各自的护城河建的有多高了…
这其中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在企鹅多次尝试打入啊里的腹地电商领域惨败而归后…
老老实实的学乖了,改为扶持别的电商来和啊里竞争…
这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京东了,也只有它,通过全然不同的重资产模式,让马老师有了真正的对手…
在08年那一时期的啊里,其实就是拼夕夕,全然走的就是低价,假货无数!
而京东走的就是质量,尤其是在家电板块,当之无愧的第一…
两家争了几年,虽然在规模上,啊里还是甩了它几条街,但在质量和口碑上,却是越来越差…
这也就诞生了后来轰轰烈烈的天猫运动,说白了就是提高店铺保证金…
开始走起了精品模式,同时,在张勇的顶层设计下,开发出了一系列如直通车等流量收费的时代…
当然,这个流量收费不是针对客户,而是针对掏宝店铺,也就是竞价排名,想要把自己的商品挂在前面,那就要花点击费…
也就是客户不管最后买不买,只要点开了,那啊里就要赚一笔卖家的流量费,这就叫直通车…
这东西有多残酷,问问开掏宝店的就知道,八成利润全贡献给了啊里直通车,这还是好的,不好的,直接亏得裤衩都没了!
这时候的淘宝卖家,发现在淘宝开店的成本越来越高后,无数低端的卖家也就被迫离开了…
而拼夕夕也就是捡了这一部分卖家,重新走起了低价模式…
说白了,没有掏宝自己把这部分卖家赶跑,压根就没有拼夕夕的生存空间!
当然,也是因为这样才真正成就了天猫店铺!
而现在的拼夕夕,抛开所谓的社交砍一刀之外,也就是08年那个时期的掏宝模样…
所以,当一些大佬开始套现离开后,也就能现出原形了…
认为它有可能超越掏宝或是比肩的,真可以洗洗睡了!
互联网竞争因为是没有地域之分的,所以,竞争格外激烈的同时,还有数不清的是非英雄成败…
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任何一个关乎吃,穿,住,行改变用户习惯的互联网模式出现…
那基本就是一场资本盛宴,曾经有名的千团大战,资本补贴打车战都是其中的例子…
同时期在这两个领域竞争的创业团队,简直不要太多,最后在资本的推动下…
也就剩下最后的赢家,美团与滴滴呢!
这就是互联网,一个领域存在三家公司,那用户的福利简直不要太多…
因为几家公司背后的资金会因为想完成垄断,直接开启疯狂的补贴战…
也就是大家拼钱开始了,为的就是抢用户…
然后发现谁也打败不了谁的时候,毕竟都已经砸了上百亿进去了,没谁会在这种时期放弃的…
所以,资本都觉得钱砸的有些心疼的时候,合并也就开始了…
在这样疯狂的竞争与资本决逐的情况下,支持一群大学生,那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可笑…
对这些东西,叶秋简直太清楚了,毕竟他自己就是投行的…
而唐思雅这一世的资本积累,明显比上辈子更快,也更加庞大,毫无疑问或许会更早一步的进入互联网投资…
所以,他自己每一步都得走踏实了…
陪陈憨憨报完名后,叶秋也就回了总部,杨雪把这半个月选上来的团队递给他一看…
结果,加起来不到二十个,这还是没过最后法务部调查的结果…
这下看来,真只能他自己亲自去找了…
杨雪其实还是有些疑惑的,毕竟现在的互联网还压根不值得这小爱集团的创始人如此耗费精神…
实在太小了一点…
这小爱如今的规模,说一句财团都不为过了…
互联网才多大啊?
说一句毫不夸张的话,有小爱集团在背后撑着,怎么滴都能砸起几个大企业…
叶秋自己倒是从不会这么想,做啥事,要想成功,把每一步都做到最合理的安排才是最好…
如今这选人计划很明显,压根还达不到他的预期,看来,他只能自己亲自去找了…
互联网竞争的残酷,压根不是靠几个金点子就可以成功的,点子在互联网的意义,也就是先发优势罢了,后面的团队比你厉害,资金又比强…
马上把你抄得裤衩都不剩…
对这点有疑惑的,可以问问罗胖子,看看那些大企业是不是这么干的就知道了…
简而言之就是,任何金点子在没有一流执行力的前提下,一文不值!
成全别人罢了…
叶秋把这些资料看完后,也就通知杨雪,让这些符合条件的人可以过来了,他见了之后,还是认同的话…
那么也就可以开始第一步计划了!
也就是米国之行,不过这要等到三十个团队选齐才行…
分几批过去,那典型的浪费人力物力…
在叶秋的计划下,这会是第一批赛道计划的创业团队,但绝不会是最后一批…
三年内,他都会不断的从全国筛选团队来操作,也就是实行内部竞跑…
最后,各个项目都只会剩下一家来与BAT同台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