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盛看着这女郎,忽然想起这大周村为何耳熟了,是因为,他曾对中国四大巾帼英雄中最有争议的花木兰有过研究,而大周村,正是被定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居之地。
他想着,既然来了,就问问有没有其人吧,按时代来讲,花木兰应该是属于这个时期的。想着,他不禁有些小激动。
怀着对巾帼英雄的憧憬,刘盛缓步来至女郎身边,凑过身去,问道:“娘子可是喜欢?”
女郎扭过头来,看着刘盛,她眉头一皱,也不搭话儿。
刘盛一看便知道为何了,苦笑道:“娘子可是认为我是奴子?我乃这商队的主事人,特来向娘子问一事,这步摇簪便做报答之物,娘子意下如何?”
女郎歪着脑袋想了想,柔声道:“好,你且问吧,若我答不上,你这簪子也要送与我?”
闻此一言,刘盛笑回:“送!”
说着,刘盛便开口向其问道:“敢问娘子此地可有花姓人家?”
这女郎抿着小嘴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无花姓!”
听此回答,刘盛不禁眉头一皱,喃声道:“怎会无花姓?”
嘟囔一声,待抬起头来,对女郎再次问道:“娘子可是想错了?那魏姓可有?”
女郎闻言双目一瞪,对刘盛不信之言颇有不满,对其言道:“我怎会想错?无便是无,魏姓也无。”
见其如此,刘盛轻笑一声,放缓声音,对其言道:“那娘子可知是否有名为木兰的娘子?”
虽刘盛将声音放缓,然女郎好似不买账,将眼皮儿往上一翻,抬眼望天,小嘴一嘟,对其说道:“无!”
刘盛见女郎此番模样,再闻其话,颇有无奈,不禁想道:“难道花木兰真是杜撰的?”
想着,刘盛叹息一声,摇了摇头,收回心情,对其作辑一番,言道:“谢娘子了,这簪子也便送与娘子了。”
回过头,对看管此摊的丈夫说道:“阿弟,这簪子便送与这娘子了,你且给包起来。”
这位丈夫见此,虽有些疑惑,却也应道:“是,少郎主。”
说罢,这人便拿起簪子给包了起来。
那抬头望天的女郎闻此一言不禁扭过头来,看了眼刘盛,对其笑道:“我是不曾知晓,郎君可再问下他人,谢郎君了!”
女郎说着,喜滋滋的接过步摇簪,对刘盛摇了摇手中的步摇簪,也便扭头走了,边走边嘟囔道:“我是没打过花姓、魏姓、名木兰的,合该是没有吧?”
已转过身去的刘盛听此,又回身道谢一声,也便连忙又去问了下其他人,可也都说没有花姓,没有魏姓,更没有木兰。
而他却不知,他已经和巾帼英雄花木兰碰了面,并且,还送了她一副簪子……
三日已过,费乡老也回来了,走走关系,把众人安置在虞城附近经商互市。
这次,刘盛嘱咐他们不在行事,安稳互市七天便走,要做给那些宗主豪强看,也有一原因是拓跋焘改政在即。
之前行事刘盛有恃无恐便是因为律令不明,即使发现了,对他这军事贵族惩罚也不重,反而还得感谢他除了几个宗主豪强那,主要还是那些宗主豪强会报复。
若拓跋焘改政后再发现,刘盛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安顿好诸人,刘盛再次带着五十人往县城赶去,在县城租了个宅院,把书籍规整,放置书房。
这天,刘盛在院里对柱子说道:“柱子,我明日便要赶往朔州,虞城便要你来主持大局了,待七日后启程来朔州寻我。”
柱子听闻也未曾有二话,仅是对其言道:“是,少郎主!我且去为您准备三日干粮!”
“哦,对了,注意下阿豪!”
往外走的柱子一听,顿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有些凝重的看着刘盛,对其说道:“可要……”
听闻柱子的言语,刘盛挥了挥手,对其言道:“无须,尚且仅是怀疑,先去吧!”
“是,少郎主!”柱子应命一声,转身离去。
看着已走的柱子,刘盛叹息一声,嘟哝着:“传说就是传说吗?莫非,这并不是历史上的北魏?但拓跋焘,拓拔嗣都证明了此时就是北魏啊!难不成我这小翅膀已经起了效应?”
如此想着,刘盛眉头紧皱,良久,刘盛才回过神来,又嘟囔着:“说不得429年便遇到了,希望,历史有其人吧,若不然,四大巾帼英雄岂不是玩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