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书店附近穆长宏就看到林清然在外面等着。
“外面太阳晒,怎么不去里面?”穆长宏问。
林清然说,“现在正是春天,天气还不算热,正好晒晒太阳。”穆长宏也不揭穿他,只是拉来林清然的手,向着书店里面走去。
京城图书大厦的规模确实很大,虽然兴华书店是全国最知名的书店,但是和官方投资的京城图书大厦比起来还是有一些差距,这个差距不是在于装修地位,知名度上面的,而是文化底蕴和内涵上面的。
虽然说兴华书店有很悠久的很简单历史了,但是,京城初出道时的历史却更加的悠长,它甚至比兴华书店多了数十年的履历,再加上官方背景和国家在背后的支持,虽然说装修上面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从走进这个商厦的那一刻开始,就能够感受到这里沉淀着的厚厚的文化底蕴。
还有那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经年的墨香。
京城图书大厦的书架全部木质,每一本书都按照名列排序,规规矩矩的放的没有一丝错乱。林清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对于这里的规矩也算是比较熟悉,所以,很清楚,但是来到这里的顾客,无论是借书还是读书,或者是买书,都会很自觉地把,用不到的书,放回自己拿,他拿到他的地方,尽量减少,为工作人员添加负担,毕竟这里的数目实在是太庞大了,每天的人流量也不少,如果每次拿完手机就随手乱放,那么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无形中又要添上很大一笔。单是这一点就不是那些新兴书店能够比上比得上的,这是一种,长期以来坚持养成的习惯,更是一种,潜移默化下,发展出来的自然。
林清然来到书店之后直奔冷门书籍的区域,这一块所放的书,多是一些杂书,比如像是一些,非常非常偏门的奇志怪谈,或者一些冷门的知识收集,还有一些不大受欢迎的故事书。
和别的书店买一本不同,都能放上十来本不同的书,而京城图书大厦这里的书,只会放两本,同样的书,一本,方便,读者借阅,另一本,则是原封出售,所以不但书有很多,并且重复的书也没有多少。
就简单的打个比喻吧,就好像别的书店有1万册书,有的书却,一次性放了十本,甚至二十本,那么,平均下来算下来的话,这一个书店里面真正能算得上是,书目的,也就也就,四五百的样子。
但是按照京城图书大厦这里的风格来讲,1万本书,真实的书目就意味着,至少会有五千本不同的图书,单是这一点上,就完胜那些其他的后起之秀了,这也是作为老牌书店的一个骄傲吧?林清然想。
虽然说这里是冷门书籍的区域,但是,能够分挺多的小分类的,每一部分的书确实也有不少,林清然在里面翻找了好多个小分类,都没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书。
时间久了穆长宏也有些好奇起来,“你到底在找什么书?”
林清然从书架中抬起头,茫然的看了他一眼,“我在找我写小说要用到的一本工具书,这里应该有的呀,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看见。”
穆长宏想了一会儿才说,“如果这里有的话,你为什么不用它的搜索功能呢?”说着,穆长宏指了指旁边立着的一个机器。
林清然看了那个机器一眼,怔了一下,然后才猛然醒悟,她怎么把这个东西给忘了?!
京城书店的藏书量确实不少,而且面积也很大,所以经常会出现读者找不到自己想要看的书的情况,为了方便,书店里面就设立了不少这样的自动查询台,可以通过搜索书名或者分类,来查找自己所想要的书的位置,这样既能节省顾客的时间,又能够减少顾客因为长期滞留而带来的差评度。
林清然呆呆的看了穆长宏一会儿之后才回过神来,自己怎么会这么做?又犯迷糊了!把自动查询的事情给忘记了呢?
穆长宏看着林清然呆呆的样子,忍不住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