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出去,即刻寻温久!”
尽管李正一也不知道,这条暗道的尽头,到底是何处,又或者说,有什么样的人或物,在尽头等着他们……
但他也深知,这条幽邃小径,是眼下唯一可能的出口,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或能看出这幕后之人,如此处心积虑地把他们引到此处,到底意欲何为……
说罢。
众人开始沿着这条暗道,缓缓地往上走,这条小径,时而长直,时而蜿蜒,但都铺着平整的石径,且每过一段路,就有一处烛台……
只不过,这些烛台之上,放的并非蜡烛,而是比较小的夜明珠。
看及此,李正一不禁叹道:
“烛台上都是夜明珠,看来,这山洞的主人,当真喜欢夜明珠啊!”
刚说完,不知为何,李正一忽然想到了喜欢收集夜明珠的武三思。
遂面带疑色,轻声问道:
“上官小姨,我听说武三思之前很喜欢收集夜明珠,可有此事?”
上官婉儿没有犹豫,点头应道:
“确有此事,所以,在梁王殿下寿辰之时,太平公主和皇嗣殿下才会把自己寻得的珍奇夜明珠作为寿礼,送给梁王殿下,还差点……”
说到这儿。
上官婉儿果断地收住了。
可就这短短的两句话,却在李正一的心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他忽然明白了,自从那日出了“知南和顾北”的夜明珠之事后,武则天为何会对祭酒有所怀疑,且对易少棠颇为不留情面?
主要是为了不把夜明珠之事牵涉到皇家之中,不仅因为难收场,更是因为武则天对太平公主有着极度的宠爱……
这些年,武则天一直在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式在维护她的女儿。
大约九年前,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薛绍被兄长谋反之事牵连,为了堵住朝堂之中的悠悠众口,武则天强迫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悠暨,以示太平公主与谋反的夫家之间的决裂之心……朝臣只得作罢。
还有这次的夜明珠之事。
若没有突然出现的蔡给使刺杀事件,给了大周一个现成台阶下,武则天估计会把这个“挑起两国争端”的黑锅,直接甩给易少棠……
不管他是不是无心之失。
哪怕易少棠的义父是祭酒,一个多年来对她忠心耿耿的心腹……想来武则天也会在所不惜,不会因此手下留情。
只要波及了皇家利益。
武则天就会毫不犹豫地把曾经的棋子,变为弃子,不管他是何人。
更何况,夜明珠之事,事关重大,还牵涉到太平公主和皇嗣李旦,自然而然,武则天她只能站在皇家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从帝王的角度来讲。
这样的考量,无可厚非。
总而言之。
武则天对太平公主的宠爱,不亚于当年李治对李弘的那般用心,然而,太平公主对这份母爱,领悟到了几分,就不得而知了……
思及此。
李正一把思绪收了回来。
看着一路走来,掠过眼前的如此多的夜明珠,他完全有理由怀疑,这个装满兵器的山洞,或多或少和武三思有关……
毕竟十几日前,李正一才派了高手路清言,报复了他的宝贝女儿,这对于宠女儿的武三思来讲,内心绝对不可能像表面这般风平浪静。
他一定在私下筹谋着什么。
可想不通的是,若此番是武三思故意设的局,引着他们几个入瓮,何不直接赶尽杀绝,葬于这新开岭之中,一了百了,岂不快哉?
又岂会让他们看到洞中兵器?
这不是多此一举、令人费解吗?
可若说此山洞,与武三思没有任何关系,李正一是不太相信的,尤其是这满山洞大大小小的夜明珠,正符合了武三思的喜好……
还有郭令欢。
他上次无意间提到。
当武传安知道那个问他借狗的“西域客商”所给的酬金正是那颗寿礼夜明珠之时,不仅没有声张,反而暗中行事,花钱买走夜明珠……
总之。
武三思一定在隐藏什么。
说不定,就与眼前这个新开岭山洞的秘密有关,所以他格外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