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时分。
武三思府上后院。
月影朦胧,透过树梢间的缝隙,投射到地面,有星星点点的光斑。
微风阵阵拂过,树动星摇,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错觉。
而此时此刻,武传宁刚从宫里出来,下了马车,绕过九曲小溪,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在院中站了一会,才推门进屋……
笼上一盏蜡烛。
在书案前缓缓坐下……
虽然白天跪了好几个时辰,膝盖处还时不时传来隐隐的疼痛感,可武传宁依旧很平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拿出一摞纸,还有一支笔,蘸上墨就开始奋笔疾书,毕竟,武则天说过,要抄武家祖训一百遍……
然而。
至今为止。
她也不认为自己有错。
这么些年,她一直把武则天当成自己努力的方向,并试着去模仿,尤其是武则天敢在男权时代登基称帝的那份霸气……
当然,还有武则天“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人”的杀伐果断。
不得不说,武传宁在这些方面,学得不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流淌在武传宁骨子里的这股高傲,让她习惯了高高在上,所以,她看不懂,更是学不会武则天在成为皇后之前的那种小心翼翼。
刚从尼姑庵回宫之时,武则天曾卑躬屈膝地服侍当年的王皇后。
十四岁进宫成为武才人的她,很早就见惯了宫中一朝权起权落,因此,她很早就明白了冷暖自知的道理……
当然。
最重要的。
还是韬光养晦。
偏生这韬光养晦,是武传宁学不会的,甚至于情场高手武则天,手把手地教她,让她对男人要顺其心意,都还是学得乱七八糟……
正当此时。
一阵夜风拂过。
吹起武传宁手边的一张纸,轻轻翻转了几圈,而后半悬于空中。
武传宁没有理睬它,仍是埋着头,自顾自地在纸上写武家祖训……
但几秒之后,她心里一紧,不由得轻轻伸手,捏紧了书案边的剑,凭着她自小练武培养出来的敏锐嗅觉,她觉察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当即。
武传宁停了笔。
轻轻地站起身,凝神静听。
却好像没有任何异常的动静……
于是,武传宁手执长剑,屏气凝神,目光颇为凌厉,看向门口处。
忽然。
两支短箭。
——嗖!
——嗖!
两声后,从屋顶处落下。
就这一瞬间,武传宁方才书案前的那两盏蜡烛,全都应声熄灭……
屋内。
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武传宁闻声蹙眉,抬头看向屋顶。
正值此间,房门忽地大开,月光铺地……映出一个黑衣人的身影。
只见那黑衣人手执利剑,从屋顶之上轻轻一跃,悄然无声地落地,挥剑直指武传宁,几乎没有给她一丝一毫反应的时间……
前后不过几息。
一柄冰冷的剑已抵她脖颈处。
在武传宁拔剑出鞘前,黑衣人的剑却干脆利落地刺入了她左肩。
不偏不倚。
正是左肩骨下两寸有余之地。
一股撕心裂肺的刺痛感,从左肩隐隐袭来,武传宁顿时口吐鲜血,而黑衣人却将手中的剑扎得更深了,一息之后,才猛地抽身将剑拔出。
这一刻。
武传宁紧紧地捂住伤口。
本就跪了一日的她,又兀地受此一剑,没有站稳,直接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