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资源特点,包文春上交的规划书里明确岭南的发展方向,本地禁止发展污染严重的重工业,侧重以农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方针,这也得到了上级的同意批准。可现在这个能源短缺状况如何解决,解铃还须系铃人,王志国当然还要找包文春帮忙解决。
春播季节临近,全区的基建修路工作几乎成了停滞状态,所有人进入田野,协助当地农垦人员播种。
包氏农场在四月初调进来两千名工程兵,经过一个月辛苦努力,使用大量各种机械设备,平整土地,开挖沟渠,整理出十多万亩旱地水田。同时育秧苗,修筑道路,修建仓库、住房,晒场之类,各项工作搞得热火朝天。
他们分为六个分部,由老王做规划,王十九提供物资,这个庄园就已经初见雏形。
包文春第一次在特委会全体干部面前亮相,还坐在主席台上王志国的身边。
这叫军方官员安定下来。后勤运输大队长啊!有他在这里坐镇驻守,什么突发状况都不在话下。
他原本不想参加这个会议的,王志国要求他对当前的工作计划提出参考意见,避免作出不当的行为。
会议议程有许多项,一切工作围绕着稳定局面、战备防务和发展生产来执行,防务方面已经没问题了,目前就是物质运输和补给问题最关键。说到底,还是交通线建设和农场建设问题。
一位助理发放一叠材料,包文春一直看着,就满腹疑问。
会议开了一天一夜,根据总体框架结构,做出许多具体规划。主要是补给问题,分为多个方面。
根据新的规划布局,从西往东分为六大主要耕作区,初步统计连片的农田超过一千五百万亩,规划建设六十个军垦农场,并且大部分人员已经到位。按照一个劳动力种植三十亩计算,就需要五十万垦农。可本地已经核定的农民只有一万余家庭,劳动力不到三万,被分散安置在几十个耕作区,杯水车薪,大片耕地面临抛荒的危机。
王志国就笑着说“是不是包总再搞几个农场,给当地百姓展示一下现代农业和机械化耕作示范模板?”
包文春看看现场的几十个骨干领导,说“农业方面的事情好说,我对一些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哈!第一,东部这个地方为什么没把沙迪亚扩进来?当初的谈判建议是我亲笔划定的,西部以河中线为界,延伸到亚东一带,东部以卢特河和特鹿河为基准向东延伸,沙迪亚就在这条线北侧。为什么没有达到目标?”
会场骚动起来,许多人这才知道这次谈判的策划人原来是包文春。对于他为这次冲突提供物资援助的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明心不明口的不准谈起,但对于后续的指导方案,以及包文春特异能力的事,大家也是被提醒禁止询问的绝密。
王志国就严肃着说“这是大格局之间的博弈结果,我们不知道是如何做出这个决定的,但现在已经成了既定事实,还是按照现有状况先搞好巩固建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