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侯想起了当年自己要挟包文春修建中学门口道路的事,就是以这个借口鼓动他的,大笑了起来。
包文春说“第三件事比较麻烦,养殖致富是个大话题,鼓励帮扶一下都没问题,就是群众素质太低,比方说,我给提供借款帮助人家盖了猪圈,要求他们接受技术培训,推荐使用公司饲料,等卖猪后按一定比例分期还款。这个想法是好的,也有可行性,唯一的缺点就是人性问题,假如一切顺水顺风还好,遵守合约,两三年内,五六圈育肥猪就能还清借款,我帮你致富,你帮我赚取些利润。但是有一点,个人的随意性太大,他不按科学养殖方法饲喂家畜,比如说没有按期消毒,侥幸心理省钱不打疫苗,喂猪的潲水里有未经高温灭杀的瘟猪洗肉水等等病源,造成大的损失,这个责任怎么判定?他说是你鼓动我搞这个的,我没钱还你,你能怎么着?”
老侯笑着说“这个好办!还叫他所有风险自己自愿承担,并且不敢拖延还款时间。你把这个专项资金交给银行放出去就行了。”
包文春说“那他可能把贷款用在其他方面,达不到培养养殖市场的目的啊!”
“这个你放心,只要舆论方面指导一下就行了,不必统管过严,只要是本地人用款,肉烂在锅里,别拿去赌钱就行。”
包景彬骑着自行车来了,一看老侯来了,就说“侯书记,你说给我们搞一些排水涵管,这春季雨水大,有的麦地都淹了,我天天挨骂,你是听不着,快给批了吧!”
包文春给包景彬沏了热茶,问“乡里不是资金宽裕吗?怎么?还不够用?”
乡里的钱确实不够用,包文春答应让祝道绣给老侯每月给一千块钱的招待就餐劵,老侯回去想了想,没敢要。这事儿做得太明显,被调查了,就不是小事儿,主动把这事儿和徐国良交待了,受到通报表扬。
他这事做得是没毛病,可县里其它单位的人可认为他是个富得流油的财主,不敢吃包氏企业,宰他个小猴子还是理由一套套的。对口单位的上司来了,除了派出所计生所有余钱,其它单位都是向他伸手要招待费。本乡的收入就那点儿,有个电视台监督着,什么小动作也不敢有啊!他就是个被吃穷的美丽空壳。
包文春明白过来,他不愿参与养殖计划的原因,把责任推给银行管理,就是不想再惹一身骚气了。
二婶端菜吃饭,王子祥老表过来陪客,三个人喝了一斤酒,就坚决不喝了。老侯把修路的事说了下,包文春说“我这小叔,你看着帮忙疏通一下关系,调到七所八站,混到体制内去不行吗?”
老侯说“这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儿,我哪有那能力啊!”
“我说不合适,借着这个建学校,你把他搞到综合办筹备组做主任,这事儿完成了,他也有资格进土管所了吧!你和老徐说,我不方便。”
转头对包景彬说“真的进了体制,第一就是步子要稳当,这个学校建设就是晋身第一步,一分钱都不能贪,缺钱的话只管说话,找祝道绣要,就说我说的。孩子们的教室,安全是第一位,质量监督最重要,万一倒塌砸死人了,你想想后果吧!有责任才有成绩,从科员混起来,我再给你点支持,不需要多长时间的。”
老表问“修这么多路,能不能考虑给我庄子那边修一条?回家也方便些。”
包文春看看老侯,说“没问题!但得有个理由吧!”
清明前夕,徐晴编撰的《文春历书》第六册完稿了,包文春审看一遍,觉得没问题,修改了一些表述语言,就交给刘旭容安排出版。
这本书使用通俗语言,讲故事一般,撷取一些时代代表人物的经历或是相互交往片段,结合朝代或者是天时地理,描述朝政之下的百姓生活状态,或者是各阶层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情况。看似简略的几页记录里,总会令人遐想文字背后的心灵感受。从干支纪年顺替、年号变幻里,体察到厚重的文化内涵。它是一本另类的历书,述说的是各地天气对农桑影响,实际上讲述的就是从另一个视角看历史。有时以一则轶闻趣事入篇,讲述得活灵活现,牵连出著名人物,这比阅微草堂笔记或者是酉阳杂记之类的鬼怪志异,说得更加一本正经,也更具真实信服力。
这是半学术性、半阅读欣赏性质的益智书籍,开阔眼界很恰当,不是用来赚钱的畅销类,也就是给徐晴几个找个事由干干,没事干的女人总会多生事端。
清明节前不便走亲戚,包文春依旧在家指导学生画手绘人像,除了在画纸上画了采萍邓立筠的古装画。还给其他女生画了许多类似画像,配上唐装汉服旗装多种形式,据说是给电视剧做效果图的。这就叫一班人期待起来,不知道自己将出现在哪个故事里,又会有着这样的命运?比如肖玉华,就期待着再去哪里玩玩,包文春说“这是给你弄的服装设计效果图,你不好好学习,想什么呐?”
而刘静祝道凤包玉玫三个,就急得跳脚,迫不及待的要参与这美好的生活,可马上就要高考了,文春中学的补习班还没有什么动静不说,她三个的学籍地址不一样,还不知道将来在哪里考试呢!
一个越洋电话打进来,是邓小姐的声音,她说“我和周助理根据记忆,整理出一套十二首古曲,重新编配乐器,乐曲进行了初步编辑,署名是你作曲,录音样带是不是寄过去?还得请你填词!”
这是好事儿啊!这么敬业的音乐人真得帮助一下。包文春看看日历,今天是农历三月三,公历三月最后一天,离清明节还有四天,就和徐晴打声招呼,带上采萍,消失在健身房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