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依旧没能出得了门,赵十三带着两个朋友登门拜访来了。一个是见过面的司马光,是十三郎赵宗实的好友,另一个经介绍,才知道这个三十岁左右的老青年叫赵世将,是个宗室子弟,他就是八贤王赵德芳的后代,宋太宗的五代孙,年龄大点也得叫赵宗实叔叔。
宗室子弟,包括未来的皇帝赵宗实在内,都是善于骑射,爱好文学的文武双全之辈。也就司马光是个文弱书生。三个人自然是来讨教诗词歌赋的,更兼邓姐昨晚的歌喉,那正是叫赵郡王爷觉得甜美到心底,余音袅袅三日不绝啊!就叫来侄子一起鉴赏。
赵同学是个老实人,极为孝顺,余下来的四瓶酒他一早上朝,就送给了仁宗皇帝两瓶,说是海客带来的,请他品尝。另两瓶,自然是给自己老爹留的,还没有顾得上送到汝阳王府去。
看来这帮海客带的东西都很高级啊,那个怪模怪样的琴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也不是一件凡物,能再听一听也不错嘛!
三个人进了二道院门,来至正厅 ,就见包文春等人换了衣饰,正要出门,陈捷肖玉华邓姐周姐四个换了女装,一个个光彩照人。还有那个花魁采萍,也换了件长款毛领羽绒大衣,火红的衣服带着白色连体毛帽,脱在脑后,真个是颜比花娇,经过精心调教的举止风韵,有着别样万种风情。
几个人并不多有礼貌,只有包文春拱手行礼,众女一看来客人了,也都很滑稽的行了个福礼,退到后面。
“文春这是要出门?”几个人坐下,赵十三问。
包文春说“家姐和内人想去大相国寺看看。”
“啊噢!”赵十三错愕不已,低声说“文春难道不知,随缘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但要供斋礼佛上香都是上午去的吗?我家内人大都是初一十五去的。还提前要沐浴更衣,携带一些供奉物品。”
包文春愣了下,说“哦!这个实在不知道还有这个讲究,不过文春所在地方,更随性一些,也有信佛的,但不像中土有太多的佛寺,礼节也没有这么隆重,认为佛在心中,佛就是灵山塔,常驻每个人心中的。”
“这么说倒是新鲜,明早我叫内人过来,指导贵夫人一些礼仪,我们一起去随缘吧!”
“那好!文春谢过!既然十三郎来了,那就明天再去吧!今晚我们好好讨教一番。”
“难得文春有此雅兴,我请了君实和世右相陪,正好做秉烛长谈。”
小玉带着婢女上茶,却不是他们的山茶,而是包文春带来的龙井茶,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好茶,包文春不喜欢喝茶,收集的种类却很多,随便挑选出来的是普通绿茶,还是添加了香精色素的,这几个人不识货啊!一看色泽再闻香味,就把它夸得天上少有地下难寻。
看三人的意思是打听自己来历的真实性,包文春就胡吹起来,说东海万里之外,有世外桃源,物华天府,宝藏众多,科技先进,没想到祖国的发展竟然如此滞后,听说还有温饱不继的事情。
“哦!难道贵国已经繁华如此?快说说是什么样的状况。”
编故事可是包文春的强项,他要在未来的宋英宗心目中建立一个国富民强的概念,就掰着手指,描述一群漂洋过海在异乡奋发图强的开拓者一代代的发展血泪史,描述抵御外侮强国强军的艰难历程,重点讲述国家体制和国民关系的发展进步,总结性的点醒君王在民众心目之中的地位并不是想象中的至高无上,强调家族关系和国家的概念不同,把家国天下分开来讲述,还提到立宪制共和制的体制。
这一番话令三个人听得目瞪口呆。
根据现在的情况,联系到多年以后的王安石变法,包文春变换人名,讲述了青苗法实施的全过程,指出优点和弊端,毫不客气地说初衷是好的,但实施过程中高估了政府对基层官员的掌控能力,致使变革成了社会危机动荡的根源。
提到抵御北方异族侵袭,包文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一点万古不变,我就讲一个故事你听听。”包文春拿来纸笔,画上个图示,用地图演示靖康之难的来龙去脉,只是把国名地名人名换了一下,还把事变的后果屈辱说得很细致,详细分析了联金抗辽的得失原因,输灌一种居安思危意识,之后,叙说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卧薪尝胆,三十年发愤图强、发展工业科技强军,才恢复河山,以致有今天的成就。
三个人盯着图示,相视没有说话,都觉得这画的怎么看都和燕云十六州的情况相似啊?大家谈论的话题本来就是妄议朝政,不过话从海客嘴里说出来,还那么轻描淡写,仿佛在说意见不相干的事情。本朝言谏宽容,也没有因言获罪的先例,三人只是感到诧异,也没有太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