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职业生涯看起来似乎很长,按照国家目前的法律规定,男士到60岁退休,女士到55岁退休,每个人都有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但事实上,真正能用来奋斗的时间其实很短,只有短短十余年,因为职业生涯是有阶段性的,过了奋斗的黄金时期,再多的时间也几乎于事无补。
我们可以把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三天(如图2)。
图2职业生涯的今天明天后天
我国目前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年龄为2203岁,从22岁到25岁是职业生涯的今天,这是探索期,主要任务是尽快找到自己的定位。定位才能定心,定心才能全力以赴投入工作。
要想有效找到自己的定位,必须做好“五个定”,即:定区域、定行业、定企业、定目标、定起点。
第一,定区域。区域绝对是应该确定的第一步,比如你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觉得不合适,跑去上海了,然后又感觉不合适,跑回老家去了,这样一折腾,对你最大的伤害在哪里?没错,就是人脉!区域一变,人脉基本上就全部断掉,很难再保持密切联系,更谈不上实质性的合作了。
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个教训是离开待得好好的广州去深圳,在深圳没待几个月就阴差阳错地被派到北京,到了北京又因为面子问题本来有机会回广州却死活不愿意回去。所以在北京我不得不一切从零开始,最惨的时候曾经住了三个月地下室,房租还是借的!
后来我才发现,“树挪死,人挪活” 这句老话其实是有误区的,人脉就像我们的根,随便变换区域,就相当于把自己连根拔起,那些曾经很有价值的人脉,转瞬间就变得一无是处,因此反倒有可能挪得越快、死得也越快。
在选择区域时,要考虑的是自己的性格特质是否与这个区域特质吻合,不要一味贪大或盲目求小,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假如今天你在北京等一线大城市,恭喜你,你会有大把的挑战和发展自己的机会,与此同时,你也得做好承受竞争与压力的准备。假如今天你在二三线城市,也不错,虽然可能挑战与锻炼的机会没有那么多,但你会拥有比较稳定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所以城市的大与小没有绝对的好和坏,想清楚,你是要做大海里的小鱼,还是小池塘里的大鱼。一旦作出选择,就要舍得在一个地方长期扎根,直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二,定行业。评判一个行业是否值得长期发展,关键标准是这个行业是否有足够的发展前景。这是一个朝阳产业还是一个夕阳产业? 选择一个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朝阳产业,就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否则,中途换行,往往隔行如隔山,又得经历一次格式化清零、从头再来的过程,势必耽误时间与机会。
第三,定企业。再好的企业也会有问题,再不好的企业也会有机会,因此,需要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对你而言,有没有机会、值不值得长期扎根?不同的企业机会有所不同。首先,企业规模有大小之分,如果你在大企业,恭喜你,你可以得到复制成功经验的机会、稳定和保障;如果你面对的是中小企业,用不着气馁,你可以得到挑战和创造的机会、展现自我的机会。其次,企业体制有国企、外企、合资企业、私营民企之分,国企最大的好处是稳定安逸,外企最大的好处是能快速复制专业技能,民企私企则可以拥有更多锻炼与挑战的机会。想清楚你想要的工作状态,一个聪明的职业人士懂得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随时找到自己可以成长的机会。
第四,定目标。你需要考虑,在这个企业里你希望自己最终能做到哪个部门,哪个职位,这个目标必须要能发挥你的优势。先不用管目前是否能马上拿到这个职位,先往长远想一想,找到长期目标。
第五,定起点。为了实现目标,要清楚应该并且可以从哪个部门哪个职位做起。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定目标与定起点之间是有差距甚至冲突的,比如目标可能是要做人事部门总监,但目前你只能得到一个销售助理的岗位,像这种情况,到底要不要接受这个起点呢?我的建议是如果前面四个定都没有问题,完全可以先接受。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吗?如果不把一条腿迈出去,就永远不会有机会!现在一般企业里都有内部轮岗和调岗的机会,曲线也可以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