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公司都会跟员工签同业禁止合同,你可以正常跳槽,但不能泄露原公司的核心商业机密、危害到原公司的商业利益。其实这是个无奈之举,一旦发生条约纠纷,对双方都是个打击和影响。所以忠诚是一个职业人士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一旦触及这个底线,就必须承担因此而造成的后果。
廖建华曾担任金蝶西南区总经理、成都分公司总经理,2005年9月30日,廖离开金蝶,两个月后加盟金蝶的竞争对手用友软件。之后,金蝶认为,廖违反了公司《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相应条款,要求廖建华离开用友公司,并赔偿金蝶10万元人民币。最终金蝶胜诉。
必须指出的是,忠诚度并不是员工对企业单向的付出,和恋爱一样,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忠诚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现在很多企业都强调内部培养,优先从内部提拔人才。你付出了忠诚,自然能得到企业更多的回报,比如学习、升职、加薪的机会等。企业为什么要给你这些机会?很简单,希望你能够更长久地留下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反之,如果你随便跳槽,获得的是表面的选择自由,失去的很可能是宝贵的成长与发展机会。要知道,一个可以随便跳槽的员工,对企业而言也意味着只要随便用用就行,不需要给太多机会,因为给了也是白给,还不如把机会留给那些更珍惜的人。
你有选择的自由权,可以选择忠诚,也可以选择不忠诚,但所有的结果都要由自己来承担。
个人品牌的成长需要经历品德关、技能关、结果关三道关。
第一关是品德关。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品德关的主要内容包括忠诚、敬业、感恩、负责,这是所有企业最为看重的一关,也是奠定个人品牌的基石。如果将个人品牌的成功看成是一朵绚丽的花朵,那么品德就是花朵的根,只有根基深厚而健康,花朵才能开得持久而绚烂,如果根部腐烂,即使花朵开得再绚烂,都可以预见它转瞬的消亡。
古往今来,德才兼备都是国家和企业甄选人才的标准。但如果二者不能兼得时,对品德的考核始终是人事考核因素中的首要内容。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是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德为导向,才是基础;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率。少德之人,纵有经纶满腹,也难成大事。
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杜邦公司在一次面试时,碰到这样一位候选者。他在前几轮的面试中表现十分优秀,但在最后一轮面试时,由于某些专业问题回答得令人并不十分满意,很遗憾地被淘汰了。
就在他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椅子上一颗突出的钉尖将他的衣服刮开了一个口子,面试官们在低头翻看着手里的材料,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幕,这位面试者走到桌子面前拿起订书机,将钉子尖钉了回去,然后又给面试官鞠一躬,礼貌地表示了一下感谢,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此时,面试官却叫住他问道:“你明明知道自己被淘汰了,为什么还会在意椅子上的这颗钉子呢?”
面试者笑了笑,礼貌地说道:“您误会了,这和面试并没有关系,我只是不想让下面的面试者和我一样被这颗钉子刮破衣服而已。”
等他说完,面试官满意地笑了,走过来握着他的手说:“恭喜你,你被杜邦录取了!”当这位面试者似乎有些惊讶和迷惑的时候,面试官解释说:“专业知识的欠缺可以通过公司的培训和你自己的努力来弥补,但是一个员工的职业道德却是最宝贵的素质,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杜邦公司在选拔录用人才时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本”的标准,这为其企业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个人的技能和能力或许可以使你在职场拥有短暂的辉煌,但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品德高尚的员工才是企业需要的财富,因为这样的员工除了能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外,还能对企业其他员工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给企业带来持久的辉煌。
因此,从现代管理角度看,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提高自己的个人品牌竞争力,首先要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没有了品德,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其他场合,任何成就也都没有了意义。职场如战场,品德的优劣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一个员工如果有了良好的品德,就已从根本上战胜了对手,取得了大胜。
第二关是技能关。有德还要有才,在个人品牌的阶梯上,德是准入的门槛,才是攀登的阶梯,才指的是技能,包括知识、技术、能力、智慧、经验等综合素质,把脑袋装得再满一点、再充实一点,你就能在个人品牌的阶梯上爬得更高一点。
第三关是结果关。有德有才、德才兼备,是不是就够了呢?还不够!现在大学生那么多,别说是本科生,连硕士、博士也越来越多。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面对某个机会时竞争的白热化一点也不为过。当一百个甚至一千个人都对领导说,“领导我是千里马,请你这个伯乐给我一个机会吧”,而机会只有一个,领导该怎么办?怎么挑出真正的千里马来?那就只能用结果说话了。
据说日本企业在招聘中有个“潜规则”,那就是一定要先看应聘者上一家单位在他离开后的发展状况如何,如果状况不错,说明有应聘者的功劳,如果状况不好,也一定有应聘者的影响。
乍看起来,这个推理似乎有失偏颇,毕竟一个企业发展的好坏,与某个员工个体的努力程度关联度可能并不是特别高。
尽管如此,日企员工的跳槽频率确实要低很多,即使到了中国,没有了终身雇佣制,但因为这个潜规则依然存在,日企圈子里的中国员工跳槽频率依然比较低。
当你抱怨自己德才兼备却怀才不遇时,请先反问自己:我真的用结果证明自己的独特价值了吗?有句老话说得好,“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光说不练假把式,如果你真的有德有才,请用行动证明,而不是嘴巴来说,用结果证明自己,也告诉别人,这个机会给你错不了!
新时期的三有人才是指“有德有才有结果”。练好这三有,个人品牌才能一路成长,一路高歌。
打造个人品牌,还要学会处处争第一。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估计地球人都知道,但世界第二高峰是哪座山峰,却很少有人知道,第三第四就更不用提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其实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比珠穆朗玛峰只矮200多米,差距并不算大。为什么人们只记得第一高峰呢?很简单,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个最深刻的第一印象。在个人品牌建设中,争取拿到第一是关键,尤其是下面的“六个第一”。
第一个到达:第一个到达有两个好处,首先,你可以获得更充分的准备时间;其次,你有更充裕的时间和后来的人打招呼甚至提供适当的服务,从而建立知名度和美誉度,给人留下积极勤奋的好印象。
第一个座位:开会时坐在第一排或者是离领导最近的第一个座位,让更多的人一眼就关注到你,让领导也有更多的机会关注到你,同时还能争取到更多和领导交流的机会。
第一个发言:开会时第一个发言的人往往能马上引起别人的重视,让所有目光的焦点马上集中到你的身上,让人留下你善于思考的好印象,并且你的言论也更容易被人记住和采纳。
第一个接受:当领导说这个任务很有难度谁愿意去挑战一下时,你第一个举手接受说“我愿意全力以赴”,你敢于担当的勇气和信心,一定能让人对你另眼相看、印象深刻。
第一个开始:当别人都在用嘴巴投票时,你第一时间用行动去投票,马上开始行动不要拖延;当碰到问题别人都在抱怨时,你第一时间用脑袋去找方法,而不是用嘴巴去找借口。
第一个完成:争取第一个完成任务,这里的第一,可以是时间第一快、质量第一高、成本第一低,总而言之,一定要有某个指标是超越别人的,只有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