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都市小说>参加完葬礼后我成了大明星> 章一百七十三、开机发布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章一百七十三、开机发布会(1 / 2)

“这次李程浩就做主演了?他出道才多久,就拍了两部电视剧,第一部还只是个小短剧,结果第一部电影就是主角了!”

“还能怎么说,有背景就是好呗。”

“呵,羡慕嫉妒恨也没用啊,人家家里基因好,就算没有这什么背景,靠着这脸一样吃得开。”

“话不是这么说,背景一定要有,不然那么多资源咖、加戏咖是怎么来的?那些古偶丑男,又是怎么来的?相比之下我倒觉得这个还能接受了,起码长得好也确实有些演技。”

“哎,就是比烂,想想当年……”

“切,网上那些人老是喜欢用滤镜粉饰当年,其实到底啥情况咱自己还不了解么,没必要这么说。都是一样的烂,就是当年那些小孩长大了占据舆论主导权,然后又跟当年的成年人一样开始鄙视孩子了。

“这圈子就是一个轮回,等以后这会儿的小孩们长大了,舆论又会变信不信?”

“嘿,说的也是,而且这跟咱也没啥关系,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管他们那么多做什么。”

“诶,来了来了。靠,还真是团建项目啊,是不是山风娱乐的人都来了?”

“我看看……张伟、白羽、祖儿,还有晚意最近也很活跃啊,好像确实都是他们公司的,不过还有金世界跟李利群……诶,那个不是之前演‘青鸟’的那个么?”

“哦对,还演了那什么宁荣荣,不过她好像最近要重新签约,不会是山风娱乐把她的新合约抢下来了吧?”

“这样看下来,李程浩在其中果然还是很显眼啊,真是得天独厚。”

“所以为啥还听说他以前被女上司、女同事骚扰呢,嘿嘿嘿……”

“是我想的那个女上司么?”

“借一部说话!”

…….

随着剧组的人出现,尤其是导演杨青上台开始说话,发布会也正式开始了。

杨泰合对于杨青还是很敢给信任的,虽然给剧组配备了一个制片人看着,但除了管管财务,其他方面基本都交给了杨青这个导演去安排处置。

这场开机发布会,自然也是由他来主导。

“大家好久不见……”杨青也是不怯场,还能开个玩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我?”

现场不少记者都笑了起来,真要说起来,确实很多人都要忘了他这么一个人呢。

娱乐圈就这样,更新换代太快,你稍微消失个几个月,再出来的时候,就很难有多少人记得你了,更别说杨青这样的幕后人员,又并非那种明星大导。

当然,也幸亏是幕后的工作人员,主要还是看你的能力和履历,不会因为你有没有人气而产生什么变化。

只要是有好的项目,能够说服投资方,就还是有可以执掌的机会。

而很显然,杨青这次肯定是打动了山风娱乐,所以才能得到他们的强力支持。

山风娱乐甚至专门为他在媒体上造势,当然这其实也算是剧组前期宣传的一部分,让大家对这个项目有信心,也留下印象。

一部电影想要获得好的票房,可不是单单质量好就能行的,甚至质量大多时候不是决定性的原因,宣发才是。

这需要包括制片方、院线、演员和媒体的多方协作,这其中观众自身反倒是影响最小的因素。

虽然观众最终是掏钱的那一个,但大部分人首先是通过媒体上的宣传,知道最近有什么电影,或者是到了院线,看看都有什么类型,在其中进行挑选。

甚至有的人干脆就是哪个有空场看哪个,对于很多人来说看电影只是一种娱乐方式,电影好与坏也是看过了才知道,有些人甚至压根不在乎,因为根本就不是奔着看电影去的。

而在国内比较特殊的是,有时候可能还需要考虑到官方的态度。

比如说有些主旋律献礼片,包场往往是少不了的,这就定下了一个票房的基本盘,之后才看质量怎么样。

这个就不多说了……

当然,如果在前面那些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观众的口碑反馈就是锦上添花了。

从最近几年国内市场来看,首要决定因素在于院线排片,虽然这个很多时候也是取决于你的市场表现,会有在随后的调整,但起码开局时候,排片优势可以让一部电影赢在起跑线上。

所以为什么很多电影要争一个好档期呢,不一定要是暑期档、春节档这种热门档才算是好的档期,有时候冷门的档期,如果能够多安排一些排片上映,也是个好事情。

而且排片里面也有学问,要看是什么院线、什么影厅,这也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这方面欧美的划分就很细致,他们的一级院线和小城市、乡镇的二级院线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分成。

正是这种层层严密的划分,才让整个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而在其中的人也能最大限度的获得好处,而不是唯一的赢家通吃。

国内还差着些,而且原本蓬勃发展的时候,遭遇到了疫情的当头棒喝,如今虽然渐渐恢复过来,但也有一些隐忧在。

毕竟谁也不知道突然什么时候就冒出一波来,然后直接影响到一些票仓,大家都需要谨慎一点。

山风娱乐虽然之前一直在深耕电视圈——没办法,拿得出手的电影咖就姑妈一个,但在电影圈的人脉关系因为姑妈的存在却是一直延续的。

别的不说,贝思丽在院线这一块国内是数一数二的,甚至国外都有所发展,先前并购了港岛的老牌电影巨头,不仅拿下了港岛本土的三分之一院线,也取得了东南亚那一块一些院线的控制权。

而在美国也同样买下了一条院线,虽然只是乡镇级别的二级院线。

当然了,在人家地盘上,肯定要受到种种限制,但如果要开拓海外市场,有这一部分控制权,还是很有用的。

港片黄金时期,东南亚几乎算是港片的一个倾销地。

后来港片没落,而好莱坞大片在全世界攻城略地,这一块也难免沦陷了。

经过这些年,港片的影响力进一步衰减,哪怕是看重情怀的内地观众都不买账了,何况是还隔着一层的东南亚市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