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四书五经也算是进学路上必修的科目,若是连四书五经都学不会,也少有能将诗词作好的。诗词不仅要看韵律平厌,所涉及的文采典故很多都是出自四书五经。
二十名应考的女子有的用笔支着头,有的握着笔在纸上画圆圈方块,笑盈盈地自娱自乐把许迎的问题当成了消遣。不过风仲彦的姐姐却不停写着,看样子胸有成竹。过了盏茶的工夫,第一轮的考卷交上来,除了那些圈圈叉叉蛋蛋只有一份上面写着文字:“槐花并蒂开,似有故人采。笔下成诗句,凡心无尘埃。”
许迎读了一遍,想都不想,大声赞道:“好,写的好!”上面写的到底什么意思他也没看懂。
宁书和冷薄嫣读了诗句,一齐看着许迎,以为他会评价一番,没想到许迎笑笑,作出请的手势。宁书低声道:“似乎是一句偈语。”
偈语许迎知道,就是佛家用来点化世人的语言,许迎再读这首诗,要说工整也工整不到哪去,与他出“以考试为题”的题目也不太相切。倒让许迎想起那句“既然无一物,何必惹尘埃”的一句经典佛偈。
“既然许大才子觉得这首诗好,那便算通过了。”宁书脸上突然露出诡诈的一笑,让许迎看了就觉得她心中另有所谋。许迎不耐烦地把视线转向别处。
风仲彦的姐姐如愿获得了进入成班的机会,很淡然地接下“录取通知书”出了厅堂。许迎有些没趣,考试继续进行。
已经过了午时,正好考完一场,考试中场休息,考官要到后面的客厅吃饭。冷薄嫣原意是想让许迎也留下,但此时许迎有些沉闷,便告辞出来,准备回城西的大宅去看看学馆整修的进度。
许迎绕过正厅来到驿馆的正门,此时外面场地车马拥挤近乎盛不下人。许迎没想到宁书的号召力如此之大,不仅是苏州本地,周围城市的大家小姐都得信赶过来,他不知道这年代的女子也论品,若是能师承宁书这位皇帝和太后都赏识的国学大家,日后婚姻嫁娶来提亲的也会挤破门。许迎还发现进院时候见过的含烟已经在等候入场考试。心中有些不解,一问那名叫荷儿的领班丫鬟才知道,含烟在身边那位公子的指点之下又写了一遍名字才算写对,宁书给她的入门标准是写对了名字,可唯独没设定写的遍数。如此一来临时抱佛脚也能写出名字,今日前来的女子或许都能进的了门槛。但许迎心中也有数,进了门槛离被录取还有些距离。许迎心里巴不得宁书信守承诺只招二十名初级班的学生,不然自己开家书馆不赚钱成了慈善事业,为造福一方妇女学文化那就大大不妥了。
许迎刚要出门,闲儿也随了出来,原来冷薄嫣知道许迎要去城西学馆大宅,怕他人手不够,让闲儿与他一同回去。许迎觉得也是,要是闲儿出来久了,让许半仙那老家伙在那边一捣乱,指不定干出什么荒唐事。
出了门,远远看到风仲彦和他姐姐还没走,风仲彦看到许迎出来马上推着姐姐一同过来。风仲彦拍拍许迎的肩膀,显得好像是老朋友一样,笑道:“姐姐,这次多亏许先生帮忙。”
风仲彦的姐姐微微欠身施礼道:“谢先生抬爱,小女子定当一心向学,不辜负先生厚望。”
说的好像许迎是什么大教育家似的,许迎尴尬一笑道:“在下不过是帮个忙而已,真正说了算的还是那个姓宁的,今后她才是你的先生。”
女子听许迎的称呼半点敬意都没,心下觉得奇怪,许迎却对风仲彦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与闲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