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的人情社会的回答思路,当然是应该委婉地回答:尊重上司的意见了!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做好沟通了。私底下妥善解决公司出现的问题了。等等。
相信所有人都是这样回答的。朱黎黎有点沉默。这时候,所有的眼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回答不上来吗?”有个主考官微笑着看看她。
承认“回答不上来”,就意味着这个问题自己得不到成绩了。
朱黎黎有点着急,她只好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如实说了出来:
“我不是一个很擅长应变的人。我出生在农村,我的父母只教会我淳朴做人。我尊重上司。但是如果总是和上司的意见不一致,我想公司的利益是至上的。公司的唯一原则是利益,不是人情。所以,我可能会坚持我自己的想法。让公司的利益实现最大化!”
朱黎黎的回答结束,场上的气氛似乎更加融洽了一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前面考生没有回答过的。那些主考官都把眼光往中央看。
很显然,面试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坐在中央的那位女性的看法了。
“这是华氏集团的副总——归总!因为这个职位是直接对归总负责的,也就是说:这个文案策划最后是要归入策划室的。策划室由归总负责。所以她的意见很重要。现在你要继续回答:她提出的几个问题。”工作人员提示她说。
朱黎黎有点拘谨。她天然地惧怕那些中年的女干部。她感觉一个女人做到这样的级别,往往意味着这个女人的“特别”之处。要么是铁手腕,要么是特别精明。总之是感觉不好相处的那种。
她明白对面这个中年女干部“归总”的意见,决定了她接下来的命运。
“你的条件很好。我们都看过了。已经通过了经济学的研究生考试,我们相信你的实力。你今天上午的文案做得也很好。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是各方面很规范。看出来用心了。”
这是归总对朱黎黎的评判。她感到有点心情稳定了。但是接下来归总提出的这个问题,让她一下子陷入了迷沌里。
“你刚才说:你家是四川的。父母都是农民。还有六个弟妹。他们没有能力供养你读书。那么你现在是靠什么生活的?”
朱黎黎没有想到:这个归总会问自己这个个人化的问题。
“本科时期的学费,是村里的村委会捐助的。本科毕业以后,我自己在外面代课,打工,挣的钱交学费。”朱黎黎老实说。
“现在的社会,有的人生下来就比你优越。他们生下来拥有的财富,比你奋斗一辈子都要多。可是你现在,因为生计问题,竟然放弃读研究生的机会。这样天壤悬殊的条件和命运,你会感到抱怨吗?”归总问道。
这个问题似乎和企业的策划文案这个职位没有多大关系。朱黎黎搞不明白这个归总为什么要问自己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