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点头,原来她用的这些是余大姐、余小妹当年陪嫁的总和外加其他啊!
婆子却还没说完,“对表小姐的婚事,公子心里是早有成算的,自打前年表小姐入了京,公子就想到表小姐会在京城成亲,从去年年初开始,就用进京商队开始帮表小姐往京中运嫁妆了,那是多少商队啊,即便如此,也整整运了一年才算运完了呢,不过,今年年初,好像是又添补了一些,说是这次船队运来的新货……”她的声音渐渐地弱了下去,是的,对嫁妆大家是早有准备的,唯一没准备的,是新郎的人选。
“好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元宝又岂能不知这些下人心中的想法儿,不过,她是不会因此改变主意的。
用罢晚膳,元宝让人去国公府将静宁请了过来,“这几日|还有什么是我得做的吗?”在超级豪华嫁妆的掩盖下,大家都没注意,婚期其实就在几日|之后,时间相当紧迫,元宝觉得还是过问一下的好。
“奴婢这里想不出还有何事是要劳烦表小姐的。”静宁还是白日里的样子。
这个回答并不出乎元宝的意料,无论是倪余泽还是国公府下人们的办事能力,她都是很了解的,所以她随意地问出了心中不解的问题,“我的嫁妆到底有多少抬?”
静宁随口答道,“共一百八十八抬。”这个数字是早早就订了下来的。
元宝很意外,“这么少?那怎么可能抬得下呢?”她若是没见过嫁妆册子也就罢了,现在想来那些多到让她眼晕的物件,觉得怎么也不可能装得下。
静宁终于送上了她如以往一般幽怨的目光,“为了表小姐的这份嫁妆,公子可算是操碎了心,先是想方设法增加抬数,末了又在每抬嫁妆上做足了功夫,多少人劝公子,有些东西过后再给也是一样的,可公子就是不听,像较劲一样,到底是把这份嫁妆预备周全了。”
重来没人规定过女子的嫁妆最多有多少抬,但这并不等于,只要你有银子,在嫁妆的抬数上就可以无限任性,远的不说,前不久和亲的四公主,嫁妆就是一百二十八抬,有这么一位在这儿比较着,元宝这一百八十八抬的嫁妆,真的是很过份了。
“幸好有那么多先皇御赐的东西,若不然还真的是不好说啊!”元宝轻轻地感叹道,自打看了嫁妆册子,元宝才明白皇上为什么用三个人的名义给她添妆。
余家有很多先皇赏赐的东西,这一点,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但大家没想到,倪余泽会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给元宝做嫁妆,不过大家也说不出什么来,毕竟,余小妹已故去了,元宝作为她的后辈,把先皇赏赐的东西当成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这是很符合规矩的,而且元宝还知道,倪余泽非常讨厌这些东西,现在有机会摆脱它们,一定不遗余力,对此元宝并不意外,元宝意外的是这些东西的数量。
和倪余泽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了,元宝对御赐的东西,从开始时的敬畏,到了现在的寻常视之,而且也明白了使用这些东西的弯弯绕儿。
简单说来,皇家给的东西,其实是分为两个大类的,一类是“赏”一类是“赐”,它们的分别不在于价值和价格,而在于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赏的东西,得到的人可以随便拿来使用,甚至可以馈赠给相当亲近的人或是层次足够的朋友,比如点心、菜品、茶叶、药材等,那就是用来吃喝的,首饰、衣料那就是用来穿戴的,金银可以花掉,器具日常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坏掉了,那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你不是把它们给了特别卑贱的人,或是做些有意摔砸等大不敬的事,又被人告发了,就没什么的。
元宝成为余家的义女后,倪余泽就拿了很多御赐的贵重器具,和衣料首饰什么的给她用,因为她的身份够了,可以分享余小妹和倪余泽的这些“皇恩”了。
元宝非常喜欢这类东西:质量好,做工棒,戴出去很气派,送人非常有面子,还不容易丢——宫中有记载,东西上有标记,销赃很不易,因来历高贵,明明值不了几个银子,只要失主闹出来,官府就得特别认真地对待,贼就有可能因为一点小东西被杀头,除非被驴踢了,才会有人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
更让元宝开心的是,到目前为止,她从皇室得到的东西中,除了一件之外,都属于此类,那是一点都不嫌多啊,用起来非常哈皮。
至于“赐”的,那就不行了,这种东西就算本身价值不高,因它所代表的独特意义和皇家尊严,必须认真对待,平日里得供起来,一旦损坏就是大罪,不仅得到的人有可能因此掉脑袋,还可能株连九族什么的,就算得到的人故去了,这种东西流传到下一代人的手中,那也得继续供着。
不过,这样的东西也有好处,就是关键时刻可以用来当做保命符什么的,只有倪余泽那样的怪胎,才会对它们避之尤恐不及——这一回,倪余泽将先皇当年赐给余小妹的所有东西,都给元宝当嫁妆了。
元宝猜,若不是不敢,估计连先皇和今上赐给倪余泽和倪余泽父母的那些东西,倪余泽都想全给元宝来着。
“可是……”元宝又想起了另一个问题,“这样的御赐之物,十分高贵,又这么多,那得多少抬啊?”先皇的就不少了,再加上太后、皇上和皇后的,大致一算,一件一抬的话,那么这一百八十八抬的嫁妆就不用抬旁的了,倪余泽这么做,岂不是得不偿失——虽然增加了嫁妆的抬数,却依旧没能增加嫁妆的数量。
“咳咳……”静宁先是脸色微红,随后又变成了趾高气昂的样子,“公子禀报了皇上,因先皇对余家的厚爱,表小姐这次的嫁妆,将先皇的赏赐合了抬,皇上……准了!”
元宝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他可真够胆大的!”
尽管皇家“赏”和“赐”的物品有所不同,但皇家的赏赐何其珍贵,何等荣耀?!很多人都习惯了把“赏”和“赐”都用最恭敬的态度来对待,对此,皇家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渐渐地能像倪余泽和元宝这般冷静地看待御赐物品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就连元宝,在静宁也没明确说出来之前,也觉得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嫁妆中,把先皇赏的那些东西,当做寻常日用品来“合抬”是难以想像的。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皇上竟然答应了。
静宁的声音依旧不急不缓,想来她在这之前所受到的冲击已够大了,到了此时,反倒有了种超脱,“先皇赏的物件全部合抬之后,也占了嫁妆的八台,皇上看过单子,又赏赐些,这样,表小姐的嫁妆中,先皇和太后的赏赐各占八抬,皇上和皇后的赏赐各占六抬。”
元宝松了口气,这样的数量,面子上总算是过去了,若不然,一味地要求对先皇物品的尊重,那么皇上又该给元宝多少添妆呢?总不能比先皇少太多吧?!难不成也让皇上用半个国库来嫁自己这个义表妹?!不得不说,只有这样安排,皇家的里子和面子才能全都被保全。
“这样的话,所有皇家赏赐就是二十八抬……”元宝讷讷地念叨了一句后,又将目光投向了静宁,因为仔细看过嫁妆册子的她,觉得剩下的嫁妆,一百六十抬还是抬不下。
静宁会意,简单地说出了其中的奥妙,“表小姐的嫁妆,最多是三十二人抬,最小的也是十六人抬,而且俱是用得抬板,有些物件为了收拾整齐,才在板上又置箱。”抬板的容积要比抬箱大,制作也更方便。
“啪!”元宝抬起手,重重地拍在自己的脑门儿上,“我明白了!”又道,“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