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早就发现了,余家港的建筑中竹楼占了一半儿,这一方面和这里的气候有关,另外一方面则因竹子生长周期短,竹楼建成速度快。
通过了解,元宝发现这里应该是前世在课本中学到的温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充沛,夏季炎热,冬季也不冷,根本就不下雪不结冰,只要被子和衣裳够厚,就无需取暖设施,很多人有十个月的时间愿意住在通风凉爽的竹楼中,只有像现在这样最冷的季节,或者为了贮存某些货物,才去建那些费时费力的石头房子来用。
余家港原来并没有竹子这种植物,是余家下人们从自家带来后种植出来的,而且刚到余家港时,处处荒野,兽多人少,石头房子坚固结实,无论居住还是存放东西,都比较安心,若不然的话,竹楼还会更多,相信以后的房屋中,竹楼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多的。
石头路的两边,和两栋建筑的后面,都是一块块的土地,上面既不种粮食也不种花草,而是清一色的蔬菜,碧绿青幽的一片,倒也十分养眼。
元宝知道,余家港这个地方,粮食靠倪余泽供给,盐人家自己晒,肉类可以捕鱼狩猎,最缺的其实就是蔬菜,尽管海里也有海带和海菜,但完全满足不了需求。
“可就算这样,也该种些粮食的,”元宝说,“万一再发生上次的事可怎么办?能自给自足心里就稳当了。”
倪余泽叹了口气,“没人种啊,等宝船造出来,就好了!”
若说余家港最缺的是什么,其实是人。
这里的男子们都有“固定工作”,要么是工匠要么是护卫,工匠就不用提了,造宝船的任务就够重了,护卫的用途就太多了:伐木、采石、建房、铺路、修城墙、捕鱼、狩猎……他们平日里都得当值,就连自家的房子都没功夫儿建,女人们则负责保障这些男子们的衣食,这其实也是种“固定工作”,需要轮值的,只有业余时间才能照顾家里,干点儿私活儿,各个忙碌异常。
本朝一向缺少人口,要不是宁南府是全朝人口最多最密集的一个府,倪余泽根本不可能弄过来这么多的人,就是这样,他也不敢大张旗鼓地弄,都是一点点地将人带过来,而且岛上的房屋很紧张,一下子弄太多的人过来,根本就没地方住,也没那么多的粮食。
“宝船什么时候能造好啊?”元宝满怀期冀地问,倪余泽这时候带她过来,不会是为了让她亲眼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吧?!
倪余泽想了想,“快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在半年之内。”
“哦,”元宝点头,有点失望,她可不想在这里等这么久,不过很快便又开心起来,她能来到这里看到这些,就算开了眼界了,再说,宝船造好了之后,她总会看到的,不过是晚一阵子罢了。
两人都住在石头房子的二楼,是隔壁的两个房间,房间很小,只有元宝县主府内室的三分之一大,和倪余泽那种巨无霸一般的内室更没有可比性,嗯,相当于现代的二十平方左右,倒是和歇脚村苏家小院的正房差不多大。
里面的陈设更简单,几乎没有装饰性的东西和摆设,床、椅、桌、柜倒是俱全,帐子铺盖也是好的,绝对不比家里的差,还都是全新的。
倪余泽牵着元宝的手,满怀歉意地说,“委屈你受苦了!”
元宝终于找到了嘲笑倪余泽的机会,“这算什么受苦?”她无论在现代还是这里,在没遇到倪余泽之前,生活条件都没超过这个,“是你以往过得太奢侈,根本没必要好不好?!我倒是更喜欢这样的生活条件!简单,安逸,不用想那些没用的!你少在这里把自己的心思强加到我身上!”
结果又引来倪余泽的一阵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