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巧巧满脸涨红,讷讷道,“元……元宝,我还想学。”然然都能懂得的道理,她又怎么会不明白?
元宝冷笑,“你想学,我就该着了教你?凭什么?!你也知道我财迷,也知道我是受过皇太后赏赐的绣娘,苏巧巧,我问你,像我这样的绣娘,你以往可曾听说过?可曾见过?可曾穿过她们亲手做的衣裳?可有机会去求人家亲自教你女红?可敢因自己偷懒耍滑就无端地责怪人家没用心教?!”
苏巧巧在元宝一连串儿的问题中,连连摇头,渐渐地红了眼眶。
元宝说,“我实话告诉你,我教过的这些女孩子,在说亲时都会多几分光彩,我元宝的女红,谁敢说不好?还不都是赔着笑脸来求我?我若是去绣庄当绣娘,每个月不给我百两银子,他们都对不起皇太后亲笔提的那块匾!”
这可不是自吹自擂,后来的事实证明,不仅元宝教过的这些小姑娘,连带着整个歇脚村和苏家村的女孩儿,说亲都比旁人要容易太多了,就因为大家都知道,元宝的女红技艺曾无偿地传授给这些乡里乡亲们,甚至被她们当成了传家宝,一代代地流传下去,不知让多少人从中受益。
元宝声音朗朗,听得梁秀梅和然然目眩神迷,听得苏巧巧双眼儿发直,羞愧的泪水围着眼圈儿打转,又堪堪地忍住了。
“所以啊,”元宝看着苏巧巧说,“当你动不动就说我财迷的时候,一定得先动动你自己的脑子想一想,为啥我放着这么多的银子不赚,偏到穷乡僻壤来为了几个鸡蛋教这些小姑娘?咱家真缺那点子东西吗?”
苏巧巧愣了愣,“那……那为啥啊?”
元宝一笑,问然然,“你说为啥?”
然然欢快地扑进了元宝的怀里,“为了能每天陪着我玩儿啊!”
梁秀梅说,“东家啊,顾家,心善!”
苏巧巧静静地听着,默默地想着,直到元宝问她,“巧巧,你觉得她们说得对吗?”
苏巧巧毫不犹豫地点头,“对!”
元宝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你觉得对,就要记住!所以你不给我东西,我也会教你,还会好好地教,因为你和然然一样,都是我的家里人,但是!”元宝的脸色又沉了下来,“没有下次!如果你不珍惜这个机会,不领会我的好意,再说不学了,就算你哭着跪着来求我,我也不教你了!”
苏巧巧战战兢兢地保证,“我记下了!”
元宝乘胜追击,“读书写字,也是如此。”
苏巧巧一概应下了。
从这以后苏巧巧虽然也会有消极怠工的时候,但真的再也没敢说不学了,而苏巧巧尽管资质有限,却是个有耐心的,这也是当年刘桂荣为什么能在女红上取得一定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