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女生小说>重生小小地主婆> 094节 安家立宅及其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94节 安家立宅及其他(1 / 2)

当发现县城宅子里缺不少东西,尤其是家俱时,元宝就想到了有根家,一是庆安县城的东西太贵,人生地不熟的,质量也难以把关,二是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理念,想借着这个机会把有根家的日子带起来。

苏氏兄弟一致同意,他们也没忘了苏友旺葬礼上有根爹的仗义相助和有根娘那一个月在苏家的任劳任怨,最主要的是,有根家的人品很过关。

苏春生正和有根爹说着单子上的东西,苏秋生和元宝已带了那两张银票进门儿。

“这……这……”有更爹娘慌得不知该说什么好,他们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

“木材需要的不少,虽然不要什么好的,也得不少银子,”苏春生说,“器具布匹棉花之类的,若是大哥店铺里不够,还得进货,这些都需要银子,这些银子到时候咱们最后算,我们既然求到叔叔婶子头上,就是信得过你们。”不过他还是很谨慎地让对方开了收据。

元宝说,“那布匹棉花最是急用的,得拿回来做行李,还有那些器皿,婶子再帮忙看看有没有落下的,我们不搬家,除了各人的衣裳外,啥都得现置办,等过个一、两年我辞了差事,相公和秋生进了学,还得回来呢,没必要来回折腾。”县学只收考秀才的学子,考上了秀才后,就得到更高一级的学府入学,或是在家里另外找先生了。

有根娘连连点头。

有根爹也不歇晌了,打算立刻到镇上去找两个儿子商量,有根娘也坐不住了,就和他一道去,把有根托付到了苏家。

四个孩子到家时,刘桂荣正探头探脑地在院子里张望,见他们进门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说,“这一天天地就知道在外面瞎跑,连学也不上了……”

苏春生皱眉,“不是没短了娘的吃喝吗?当家哪是那么好当的?银子哪是那么好赚的?”

刘桂荣一噎,转身就要进屋。

苏春生说,“娘把午饭帮我们端过来吧!”

刘桂荣忿忿道,“谁知道你们啥时候回来,那饭还能顿顿备着?没做!”

有根说,“那去我家吃吧,今日我娘做的午饭多。”他们家现在也和苏家学的,一天吃三顿饭了。

苏春生马上拒绝,“不用!”又对刘桂荣说,“那娘就去做啊,我们都回来这么半天了,娘难道没看见?我们在外奔波养家,娘在家里连顿热乎的饭菜都不能给预备,哪家的女子也没有这么懒的!”

没看到苏春生倒是有可能,可苏秋生和元宝都回家转了一圈儿了,刘桂荣怎么可能没看到?苏春生说这话时,已是带了气。

刘桂荣脸臊得通红,不情不愿地往灶间去了,苏春生叹了口气,对有根悄悄说,“不是差这一顿饭,这家里得有家里的规矩。”

有根肃然起敬,苏秋生也若有所思,元宝觉得,苏春生越来越有家长的样子了,心里很高兴。

午饭其实很容易做的,把冻着的白面馍馍热一下,再熬上一锅玉米面粥,苏秋生去村上的铺子里买了条腊肉,用地窖里存的白菜炒了一小盆,再配上两碟腌菜,就是庄户人家过节才能吃上的饭食了。

吃饱喝足后,有根去了苏秋生的屋子,各自歇晌。

黄昏时有根爹娘回来,不仅带回了做行李的布匹棉花,还带回了两个儿子,有根爹说,“我让老二把差事辞了。”

苏春生说,“这怎么好意思啊?”面色微沉。

有根爹一凛,“春生啊,这和你们家的事儿可一点关系都没有啊,我原本就想让他做到腊月的,现在不过是提前回来几天,你千万别多想……”他嘴笨,不会说啥好听的,急得脸都红了。

苏春生笑道,“大叔也真是的,我不过随口说说。”

有根爹这才松了口气,回家后对有根娘说,“这苏家老大,小小年纪怎么一板起脸来这么吓人?跟学堂里的先生似的,还像木器铺子里的掌柜的!”这已经是他日常所能接触到的最厉害的人了。

有根娘嗔了他一眼,“早就跟你说,苏家那三个孩子,个顶个不同寻常,你偏就不信!”

有根爹讷讷道,“我就想着,毕竟年纪还小……”

有根娘又说,“你看着吧,用不了多久,就连里正都得向他们低头。”

有根娘一直没忘了元宝说的回村买地的事儿,买地倒不稀奇,稀奇的是元宝不想出那么多的抽水银子,原本有根娘还觉得元宝年纪小,心气儿太高了,可经过今日这事儿,有根娘相信,元宝一定能做到,而且这一天不会太远!

后来苏春生对元宝提起这件事,元宝说,“每个人都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根家这么选择与我们无关,我们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该给的一定要给到位,不该给的那是一文也没有啊!”

这话乍一听有点薄凉,可仔细一想未尝不是一种大智慧,苏春生暗暗记在了心里。

第二天一早有根父子三人带着苏氏兄弟去镇上采购,虽然苏春生将权力完全交给了有根父子,但有根父子坚持让苏氏兄弟把把关,苏春生觉得这也是个历练的好机会,而且县城里的苏家地址,有根父子也不知道,送货确实有困难,就带着苏秋生一起去了。

元宝则在家里带着平时跟她学打络子的小姑娘们开始做行李。

缝被子和纳鞋底子一样,属于乡下妇女最基本的生活本领,连正经的女红技艺都算不上,女子就没有不会的,有些男人都能做。

元宝每套被褥连布套在内,给三十文的手工钱,还管中午的一顿饭食,白面馍馍随便吃,小姑娘们都欢喜疯了,就连小姑娘的娘亲们都闻风而至,一时间苏家的小院子里到处是妇人们的欢声笑语。

“这被褥用布套子装起来用啊,的确是好拆洗,就是太费布啊,这一般人家可用不起啊!”有根娘看着元宝出的样式感叹道,她闲来无事也带着一起回家的二儿媳妇做了几套,其中有一套是元宝特地指定的,不仅褥子特别厚,被面和布套子的花色也不同,是元宝留给自己的。

元宝嘻嘻笑道,“婶子啥时候见我做过赔本的买卖,等回头你到了我们那新宅子里,就知道我为啥这样了。”这些被褥是配在房间里的,也可以说是出租的,所以一定要用被套和褥套。

听说苏家要阖家搬到县城去住了,苏家人中最高兴的非刘桂荣莫属,因为一家人中她的虚荣心最强,这几日她进出时脸上都是带着笑意的,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脊背总是挺得直直的,自觉就高人一等了。

刘桂荣的样子,看得元宝直撇嘴,家里这么忙,刘桂荣却除了做饭什么忙都不帮,还时不时地挑挑人家针线上的毛病,可把元宝给烦坏了。

更让元宝厌恶的是,刘桂荣总是抢着待客,苏家越来越富,村子里前来巴结套交情的人可是不少,偏生刘桂荣对县城里的事儿啥也不知道,和人家对答时说得驴唇不对马嘴,只要对方说上两句恭维话儿,就乐得找不着北,拼命地给人家添回礼。

没办法,元宝只好自己把关,亲自待客,要不然也不会连做自己行李的功夫儿都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