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苏秋生的事儿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元宝既不能对他过份热络,让他多想,也不能冷淡他,让他更伤心,这个度,十分难把握。
借助女红的优势往家里招小姑娘,其实元宝也存了分散有根和苏秋生注意力的心思,可有根还能偶尔和她们说说笑笑,苏秋生却连眼皮儿都不带抬的。
元宝知道,苏秋生这是看不上她们。
可这些女孩子已经是村子里适龄女孩儿中的“精英”了,再让元宝去哪里找更好的啊?!
元宝非常为难。
好在,苏秋生还小,再过十年娶媳妇也不算太晚,十年啊,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既然在这些方面,元宝不能为苏秋生做什么,元宝就开始注意其他的方面,这一留心,元宝还真发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苏秋生很少有新衣穿,但凡好一点的日用品也往往是苏春生用旧的。
其实这很好理解,兄弟两个都是男孩子,年龄上又差了三岁,以往苏春生有差事和收入,吃穿用度府里会按时发,主子还经常给赏赐,生活水准自然会高,而苏秋生又正好捡得上。
可这里面,大家却忽略了一个苏秋生的个人感受问题。
不能让苏秋生觉得是哥哥的配角,是永远被忽略的那一个,元宝想,开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措施。
元宝把苏春生为她争取来的新铺盖给了苏秋生,自己用苏秋生用旧的,即便是苏春生给苏秋生的旧衣,元宝也会提醒刘桂荣帮苏秋生改一改,如果刘桂荣忘了,元宝就亲自动手,或是加个镶边,或是挽个裤脚收个腰,总之会有变化,也会更合体。
元宝还有事没事儿就去苏秋生住的西厢房转转,一旦发现苏秋生屋子缺什么,或是有什么东西损坏了,她就及时修补整理,在窗帘、门帘、枕套等东西上,还特地花了些心思。
在元宝的努力下,很多来过苏家的人都承认,苏秋生住的西厢房是苏家最整洁美观的一间屋子。
刘桂荣出于嫉妒不教元宝刺绣,元宝就自己和同村的小姑娘们“学会”了做鞋、做书包、做笔袋子和绣简单的花样儿。
然后元宝给兄弟两个做这些东西时,第一件作品永远是给苏秋生的,而等第二件作品出来时,也不会直接给苏春生,还是给苏秋生,再让苏春生用苏秋生用过的那一个。
其实,前后差不了几天,苏秋生用过的也旧不了多少,可元宝就是要用这种方式告诉苏秋生,大家很关注他,在尽量弥补他在生活其他方面的损失。
这里面也多亏了苏春生的有力配合,不知苏秋生到底有没有彻底放下因元宝产生的心结,反正兄弟两个的关系却因此越发地亲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