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战役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难以得到答案而被暂时搁置,那就是曹操到底在哪儿。
熟读《三国志·武帝纪》的袁恪心里很确定,此时的曹操就在乌巢!
作为粮仓的乌巢在官渡东北面四十里的地方,要是轻装简行的话,只要半个时辰就可以抵达。考虑到曹军一定会遭到乌巢守军及援军的阻击,他有信心在半路上截住曹操。
他命令斗志昂扬的兵士们换上玄色短褐,带上佩刀、弓箭和匕首,向着乌巢飞奔而去。他一路开着帝王之眼挑选前进路线,最终抄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直插乌巢,竟然还比正儿八经的援军先到。
袁恪估计得没有错,这个时候的曹操,正在面对淳于琼的拼命反扑,而袁军轻骑兵又已经要从他们背后包围上来了。
“明公,袁绍的援兵快要到了,怎么办?”张辽火急火燎地赶来报告。
“传令全军,猛攻乌巢守军,一定要在援兵赶到之前,把乌巢拿下!”曹操脸色冷峻地发布了命令。
“要不要……要不要分兵拒敌?”张辽小心翼翼地问道。
“不,全军猛攻乌巢!”曹操咬着牙说道。
“可是……袁军恐怕很快就到了……”不知是谁,小声地咕哝了一句。
曹操大怒道:“等他们到了我的背后,再来告诉我!”
说罢,他仓啷啷一声拔出腰间的倚天剑,亲自冒着如雨的箭矢,向淳于琼的营寨扑去。
见到主帅都开始搏命,麾下的士兵们也受到感染,发出声震天地的咆哮,奋不顾身地向敌营冲去!
有一句话说得好,狭路相逢勇者胜。淳于琼麾下的士兵虽然在数量上多过曹操,但没料到曹操会突然偷袭,夜色之中难以分辨曹军的真实人数,难免惴惴不安。如今他们见到曹军竟然连死都不怕了,硬生生地拿血肉之躯开道,渐渐缩短与营寨的距离,心底不由得动摇起来。
而这转瞬之间的动摇,就成了一场大溃败的序曲。
曹操帐下的讨寇校尉乐进身骑白马,手持长刀,一声大喝,便纵马越过了淳于琼匆忙组织士兵们设施的屏障,手起刀落,斩下了淳于琼的人头!
主将一死,其余袁军将领们纷纷陷入了手忙脚乱的境地,不知是该冲上去为主帅报仇,还是该率军后撤。
督将韩猛是淳于琼的结义兄弟,平日里没少和淳于琼一起饮酒作乐,这时却难得地恢复了清醒,大吼道:“这里是粮仓,要是丢了,回去也是死罪!还不奋力拼杀,更待何时?”
但就算他这样喊,士兵们已经崩溃的士气却再也无法复原,他们这些副将无一例外,纷纷惨死在了曹军的屠刀之下!
这关键性的一战,曹操只用了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就结束了战斗。
“禀明公,”张辽欣喜地说道,“袁军已被击溃,主将淳于琼以下死伤大半,俘虏千余人,牛马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