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请君入瓮(1 / 2)

在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袁恪低调得仿佛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他这么一个人一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竟然也开始在寿阳城里建造佛寺,并亲自选拔平民百姓,准许加入寺庙。一时之间,寿阳城里香烟缭绕,暮鼓晨钟之声不绝。

萧衍对这个皇孙的所作所为甚是高兴,馈赠他亿万钱财用以休整佛寺,袁恪毫不推辞,照单全收,并常常上表以示感激之情。

时间一久,朝廷里的达官显贵们也纷纷对他放下了戒心,认为他不过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最终还是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可以说,袁恪的演技要是搁在今天,肯定是当之无愧的国家一级演员。他成功地蒙骗了天下的所有人,除了被他引为心腹的王琳、贺琛等少数几人,也就只有他的父亲萧绎明白他的心思了。

“恪儿这个人,不鸣则已,一鸣必将惊人呐!”萧绎曾这样自豪地对徐昭佩说道。

要说这几年间,他干的唯一一件让人摸不到头脑的事,就是请求萧衍将高要太守陈霸先调来南豫州,出任南豫州司马一职。

其实,在他这些看似乱来的行为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招兵买马。

但是寿阳作为一个有着三千人马戍守的大城,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他已经无法再光明正大地扩充兵马了。不然的话,若是御史言官一纸诉状告上去,说他意图谋反,那真是跳进长江都洗不清了。

于是,袁恪想了一个折衷的办法,那就是奉迎佛法。

他在城中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平景寺,还专门挖出了一个很大的地宫,然后就开始亲自招募僧众,组建豫州宗。

豫州宗是袁恪招揽青壮年百姓组成的佛教团体——在当时的梁国,各种名号各异的佛学组织多如牛毛,因此他这么干并不很引人注目。

要说这豫州宗与其他组织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在弟子的人选上,袁恪展现出了自己固执而挑剔的一面。

“只有权贵和富豪才有资格信佛,这是不对的。”袁恪这么说道,“难道广大的平民百姓就没有资格接受佛祖的教化么?这也与皇上以佛教普度众生的愿望不符啊?”

于是,每一名弟子在入宗以前,都要经受他的亲自面试。只有袁恪和王琳、贺琛都点头了,他们才有资格成为豫州宗的一员。

加入豫州宗的弟子,个个都身体结实,而且出身贫寒。按照袁恪的说法,修佛是个苦差事,只有贫苦人家的子弟才能受得了这份罪。

在平常的打坐、念经之外,他还命令陈霸先抽调军队里的教官,在地宫里为僧徒们演示棍法的动作和步伐,不论寒暑,无一日不如此。

怎么样,看出来了吧?

袁恪哪是在吃斋念佛,他分明是在培育绝对效忠于自己的私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