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看着犹豫不决的牛辅,他再次说道。
“盟主,徐荣可能归降朝廷的事情暂时不能让其他的将军知道,否则其他的将军一定会心生退意,只怕到时候,联盟一定会四分五裂,不利于盟主实现为国相报仇的想法。”
“可是文和兄,徐荣未参与围攻长安城的事情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其他将军得知,我们又将如何解释这件事情?”
“不解释,就说你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总之将此事先拖下去。”
贾诩脸上的愁容在火光的照射下也看的清楚,或许他已经知道联盟的最终下场,只是他又要如何自处。
第三轮攻城也已经被瓦解了,此刻天空中的月亮正在悄然的落下来,而天空也越来越亮。
李傕,郭汜,张济则再一次来到了牛辅军中,此时他们才发现贾诩也在军中,心中起了疑惑。
“文和兄,你不是陪着胡轸在营中守着的吗?怎么突然来到了这里?”李傕第一个发问道。
“李将军,营中无大事,有胡轸一人便足以,我作为盟主的监军,前来替盟主攻城出谋划策。”贾诩说道。
在之前,牛辅便和贾诩已经商量好了接下来面对各位将军所要说的话,总之徐荣归降朝廷和军营被朝廷军队偷袭这两件事情都不能在此刻说出来,哪怕这两件事情并没有实际证据证明一定是发生了,但至少对于处在前线的将士们而言,这绝对是打击士气的行为。
李傕觉得贾诩的话有些疑点,但他也找不出具体的疑点在哪,不过多一个出谋的人,对于前线作战也确实有帮助,因为他们的军队至今还没有攻上城墙。
“不知文和兄,有何计策可以助我等攻上城墙?”
“李将军,长安城东城墙防守最为严实,所以数轮进攻都无法攻下,不如你带着军队前去北城门,与樊稠一定进攻北城门,我听说樊将军最善于进攻,如果有了李将军的助力,想必可以更加容易的拿下北城门。”
贾诩看着郭汜,张济两人,他们都朝着南城门的方向看去,恐怕这两人也不想面对东城墙的坚实防守,所以也产生了相应的想法,只是南城门处没有徐荣的部队,所以不能让任何部队前往南城门。
“至于郭将军和张将军,则跟随盟主继续进攻东城墙。”
“为什么?”张济疑惑的问道,他实在不想继续进攻东城墙了。
“为了牵制住东城墙的守军力量,给北城门的攻城士兵创造更多的攻城机会。”
“各位先清点一下自己的人马,待清点完成之后,便开始白天的第一次攻城。”
李傕,郭汜,张济听完贾诩的话,便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军中,让部将清点人数,原地休息,等一下再继续进攻。
牛辅也开始让手下的校尉开始清点人数,之前晚上天黑,清点人数过于麻烦,所以就没有做这件事情,但现在都已经攻城三轮了,是时候需要了解一下军中的具体情况。
徐荣正在蓝田县将军府内等待着最新的前线消息,昨晚的时候他按照李儒的计策,军队行至半路的时候便让使者将书信转交给着盟军,其后又将军队继续驻扎在蓝田县到长安城的半路上,一直等到盟军抵达长安城时,他才将军队撤了回去。
回到蓝田县的徐荣则派了两波人打探前线的消息,一波人在较远的地方观察前方的作战,另一波人则从李儒手上获取最新的长安城内消息。
“将军,属下已观察到牛辅等人已经收军,正在原地休息。”
“长安城最新情况如何?”
“长安城西,南城墙无人进攻,盟军主力一直在进攻东城门,三轮下来都未能拿下,而城北樊稠军也一直在进攻北城门,四轮下来也没能拿下,长安城内观察不到,但城墙的守备却依然非常牢固。”
“继续探。”
“是,将军”
徐荣派往前线的斥候几乎每半个时辰便会回报一次消息,不过之前的时候由于天色较黑,所以凭借肉眼无法看清楚前方的情况,所以回报的内容相对较少,现在天空已经亮了,斥候也能够更加了解前方的作战情况。
而李儒的使者很快也抵达了徐荣府。
“将军,在下乃是李儒派来的使者,使君让我告诉将军,长安城内一切安好,陛下正在前线指挥作战,将士们骁勇善战,百姓们已经醒来,虽然知道外面发生了战争,但在北军的管理下,城内治安与往常无异。”
“回去告诉使君,他所吩咐的我都已经做到。”
使者听完徐荣的话,很快便从蓝田回去了。
城东处的盟军经过一夜的作战的,目前有些劳累,他们正在借着清点的机会抓紧时间休息。
各个将军手下的校尉很快便已经清点好了自己的所剩的将士。
其中李傕军目前还有三万七千人,其中包括受伤的五千人,总共死去八千人。
郭汜军还剩两万人,其中包括受伤的四千人,总共死去五千人。
牛辅军还剩三万三千人,其中包括受伤的六千人,总共死去七千人。
张济军还剩一万四千人,其中包括受伤的两千人,总共死去六千人。
三轮攻城下来,从原本的十三万人到现在的十万四千人,其中包括受伤的士兵一万七千人。
在清点完各军士兵之后,李傕便带着手下士兵前往北城门樊稠军所在处。
樊稠见到前来的李傕军队还是非常意外的,他都已经习惯了独自攻城,虽然他本可以和这一群人一起进攻东城门。
不过樊稠虽然单独进攻北城墙,但他作战勇猛,所以北城门守军反倒要比东城门压力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