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移明皇帝> 第254章 朝廷不养闲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4章 朝廷不养闲人(1 / 2)

“施卿,那些进士都有何想法?”

听到朱慈炫问,施凤来满肚子苦涩,还能有什么想法,不就按惯例派这官嘛?

“陛下,状元、榜眼和探花,以及二甲前几名,按惯例该进翰林院。余者派往地方,最低是七品县令。”

听了施凤来回答,朱慈炫不禁嗤笑道:“施卿,要是得知朕要撤转翰林院,不知他们有何感想,会不会因此没了做官兴致呢?”

撤转翰林院?

六位阁部重臣闻言,甚是无语,内心则是苦笑不已。

若别的皇帝如此说,一定会被大臣们怒喷的,最终只能放弃自己想法。

而乾圣则不同,他一向言出法随,说干就干,不会因你反对而中断。

这可是翰林院啊,陛下!

他们也只敢心里表达不满。

可施凤来却不能不回答,可怎么回答又都是错:“陛下,翰林乃陛下御用文人,不能撤啊。”

朱慈炫目光在阮大铖身上一落,他立马会意地驳斥道:“施阁老,政宣部多的是陛下御用文人。”

“阮政宣,别忘了教育部才是文人正统。”

刘宗周抬起阮大铖杠来,令朱慈炫有些哭笑不得。

“刘卿,不谈文人正统之事,现在就谈翰林院需不需要存在?”

“陛下,臣以为当撤。那帮翰林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尚空谈,与国何益,与民何益,留之何用?”

被朱慈炫拉回到自己频道上,刘宗周即刻喷起来。

六位阁部重臣更加无语,你刘宗周好歹也是清贵出身,现在成了教育部部长,倒瞧不上翰林那些清贵了。

但也没人与他理论,不然就会被他喷得体无完肤。

“陛下,时移势易,翰林的确无存在必要,不若改制为皇家文学院。”黄道周适时将皇家文学院的提法讲出来。

朱慈炫神色郑重地点头道:“黄师所言,甚合朕意。大明有独创的小说,但文学上成就,与汉唐甚至宋相比,差距都不是一般大。朕以为这与大明文人的不良风气有关,皇家文学院的设立,正可提倡正气。”

什么不良风气?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对当官发财的刻意追求,阻碍了文学上的繁荣。

师生俩一唱一和,令阁部重臣明白一个事实:撤翰林,改皇家文学院,已成事实。

那些一心想去翰林院的一二甲进士,现在可以死了这条心。

“陛下,宜慎重啊。”

韩爌还有点不死心,要是在他们这届内阁手上,翰林院被撤改,那他们也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韩卿,朝廷不养闲人。”朱慈炫回道,“朕自继位以来,什么时候用过翰林?”

顿了顿,他说了句诛心话:“自张居正以来,大明很多事都败在那些清贵手上,朕不找他们算账,已经是够客气了。”

历史倒算,是大明文人惯用伎俩,张居正一家的遭遇,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听到乾圣如此说,五位阁老脸色刷地一白,这位小爷干起这种事来,一点违和感都没有。

不顾大明有襄王爵位,竟封张居正为襄国公,可见这位小爷对张居正的敬重。

与熊廷弼只谥为侯爵不同,张居正曾孙张同敞,可是承继国公爵位的,哪怕后人降爵承继,他张家还有一位侯爵、一位伯爵。

可见乾圣对张家之恩宠。

韩爌瞧了孙承宗一眼,见他闭目不言,知其事实也是支持乾圣的,于是又硬着头皮道:“陛下,事过境迁,不宜追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